建立保垒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141
颗粒名称: 建立保垒村
分类号: K265
页数: 1
页码: 8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42年2月,中共内丘县委为发展敌占区的游击战争,创建小型、隐蔽的根据地,决定在敌占区建立堡垒村。王增德等人以南杨寨为基点,负责开展杨寨川的工作;和英等人以北良村为基点,负责小马河以南各村的工作;张万祥等人以田庄为基点,负责公路以北的工作。县、区抗日干部深入敌后,都积极以亲戚、朋友、长工、商人等面目出现,在深受日伪军之害的群众中扎根串联,宣传抗日,启发群众,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地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组织。以田庄为基点的保垒村的建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垒村的建立,不但打破了日伪军对西部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而且,还形成了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县城、柳林日伪军的包围之势。
关键词: 内丘县 抗日战争史 保垒村

内容

1942年2月,中共内丘县委为发展敌占区的游击战争,创建小型、隐蔽的根据地,决定在敌占区建立堡垒村。王增德等人以南杨寨为基点,负责开展杨寨川的工作;和英等人以北良村为基点,负责小马河以南各村的工作;张万祥等人以田庄为基点,负责公路以北的工作。
  县、区抗日干部深入敌后,都积极以亲戚、朋友、长工、商人等面目出现,在深受日伪军之害的群众中扎根串联,宣传抗日,启发群众,培养积极分子,秘密地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组织。到1944年冬,杨寨川10个村庄,都建立中共党支部和游击小组,村政权也都成为忠诚于抗日的“两面政权”,形成了隐蔽的抗日根据地。同时,北良村、东青山、西庞、东庞、胡里、马村、吴村、南程村、中程村、北程村、十方、宋村、表山、冯村、北良屯、石家庄、冯唐、张夺、都城铺和铁路东的西阳等20个村,也都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共发展党员160多名,形成了隐蔽的根据地。以田庄为基点的保垒村的建立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保垒村的建立,不但打破了日伪军对西部抗日根据地的封锁,而且,还形成了从南、西、北三个方向对县城、柳林日伪军的包围之势。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保垒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