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扫荡”与“反扫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13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扫荡”与“反扫荡”
分类号:
K265
页数:
2
页码:
867-868
摘要:
本节记述了内丘县1938年至1943年“扫荡”与“反扫荡”的艰难抗日岁月。
关键词:
内丘县
抗日战争史
内容
1938年1月8日,日本侵略军纠集邢台、内丘、临城、赞皇等县兵力于凌晨分三路疯狂进攻临城、内丘一带的冀西游击队。首先驻柳林沟的冀游五大队和驻寺沟的冀游七大队先后遭到攻击。驻集上赛的冀游总部闻讯后,迅速迎敌出击,因日军炮火猛烈,冀游总部撤退到内丘石关村。日军夜宿郝赛、马赛。9日,进驻石城,与冀游对峙。1月20日凌晨,日军包围了石关村。由于冀游四大队队长李炳辉新婚贪欢,麻痹轻敌,接到命令而疏忽警戒,敌众我寡,战士和群众伤亡惨重,日军制造了“石关惨案”。冀游战士牺牲6人,伤4人,石关村被砍杀20多人,其惨状目不忍睹。
同年4月13日,平汉线的日军为配合实施“九路围攻”,分三路向根据地进犯。一路自院头经围场奔赵庄;一路自皇寺经西黄村扑河岔;一路自临城经石城攻獐獏。所到之处烧杀奸淫,逃躲不及的百姓多死在日军刺刀之下。獐獏、赵庄两路敌人向西一直攻到九寨会。同时,驻内丘的日军进犯孙家坡、田白芷一带。敌人“扫荡”10余天之久,穷凶极恶,烧杀虏抢,所经村庄房屋几乎烧光,仅獐獏川就烧毁房屋4000多间,烧毁粮草不计其数。
1939年2月3日至11日,日本侵略军对冀西抗日根据地进行年关大“扫荡”,第二次烧毁獐獏川大部分房屋、粮草、家具无计。7月21日,驻内丘、临城日伪军,“扫荡”山区抗日根据地之獐獏川,群众十多人被抓走。
1940年10月6日,受“百团大战”重创的日军开始向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一直延续到11月15日,方撤退。
1941年10月,日军对太行山区进行了冬季大“扫荡”。
1942年2月初,日军对太行山区发动了春季大“扫荡”。5月,驻内丘日伪军全部出动,配合其他驻华北日军对太行山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向山区根据地跃进式“蚕食”进犯。同时,征派敌占区民夫、车辆运送砖石木料,沿大山构筑碉堡,修建第三道封锁线。下旬,日军“扫荡”了白鹿角一带,区政府组织民兵群众与敌周旋八天之久。县委宣传委员金焰(女,福建人)、一区财粮助理员王家云(天台村人)牺牲。6月15日,日本侵略军又纠合十多县兵力猖狂进攻抗日根据地,以掩护修筑工事。敌人不分男女老幼到处抓人,敌占区百姓苦难日甚。7月24日,驻内丘、杨庄之敌“扫荡”獐獏一带,边区参议员牛含章等人被俘。11月,山西日军分两路经山西皋落和邢台老道旯旮,“扫荡”了八路军机关驻地唐家村一带。12月下旬,驻内丘、临城、柏乡、尧山等日伪军相勾结,开始对内丘敌占区进行大规模“清乡”,他们威胁、捆绑、吊打群众,逮捕抗日人员。敌人的分割“蚕食”,使抗日根据地仅剩一区和二区的獐獏川,人口只有8000余人,加上自然灾害的威胁,军需民食出现严重危机。
翌年5月5日,日伪军1500余人对太行根据地腹心地区“扫荡”。县独立营及区干队配合分区部队,出击破坏平汉线交通,进行了反“扫荡”。14日至20日,日伪军7000余人对晋冀交界的一、二分区进行了梳篦式反复“扫荡”。9月8日,集中内丘、临城日军700余人,伪军1000余人对独立营驻地岩南村一带进行报复“扫荡”。独立营布设地雷,与敌展开“麻雀战”,使敌人惨败而归。
针对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疯狂“扫荡”,抗日武装和抗日军民也采取了相应反“扫荡”措施。敌人的大规模“扫荡”一般选在冬春两季,主要目标是进攻抗日军政机关和军队驻地。故此摸准敌人的特点,经常做好反“扫荡”的战前工作。具体措施有:1.村主要干部组成领导小组,组织民兵站岗放哨。借助山地优势,保证群众及时安全转移。2.各村民兵有枪、有地雷,还自制了石雷,估计敌人所经之路埋上地雷,大门后挂上雷,炸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不敢乱翻山沟,乱搜乱寻。这地雷战加麻雀战在反“扫荡”中卓有成效。3.对敌人“扫荡”抢掠,实行“坚壁清野”,把粮食和好东西挖洞埋藏或转移到隐避的山沟里,叫敌人摸不到一粒粮一件物。4.对付敌人烧房子则把柴草放到离村远一点的地方,减少敌人烧毁房屋的条件。5.抗日武装有力反“扫荡”,主动出击敌人力量薄弱的后方,破坏敌人交通,进攻敌人据点,促使敌人撤退。6.执行通行证制度,没有区以上政府开的通行证,一律不准进入根据地,防止敌人探查摸底。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