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交通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4017
颗粒名称: 第八节 交通管理
分类号: D631.5
页数: 2
页码: 821-822
摘要: 本文讲述了县交通局交通管理情况。
关键词: 内丘县 交通管理 交通局

内容

车辆监理工作在1964年前没有设专门机构,只在交运局明确两人监管车辆监理工作。1975年11月,县交通局组建交通监理站。1987年,交通管理归属县公安局,更名为内丘县公安局交通警察队。1989年又改为内丘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设正、副队长和正、副指导员各1名,配置干警30名;下设办公室、车管站、事故股、财务股和第一、二路检中队;配置吉普车1辆,勘查车1辆,摩托车10辆,对讲机10部。1996年6月,根据邢台市交警大队决定,组建公路巡警一、二两个中队。1997年12月,增编制8人,总数达40人。1998年6月,县大队共设5个科室(政办室、车管站、事故科、财务装备科、宣传科)和4个路检中队。1999年6月,县大队教导员更名为大队政委。2000年,全队共有干警40名,设大队长1人、副大队长3人,政委、副政委各1人;共有5个科室、4个中队;并配有桑塔纳轿车、北京吉普车、微机等。
  车辆管理 1975年,全县纳入管理的机动车辆共有17部,其中拖拉机9台。1987年增至2610辆,其中摩托车420辆。1994年增至5019辆,其中摩托车增至1300辆。对其管理方法主要是上路巡逻检查,及时纠正违章,对机动车辆检验、挂牌。1978—1994年平均检验车辆11000辆次,纠正违章8000辆次。1994年办理汽车挂牌105副,摩托车挂牌1300副。1995年至2000年共检验各种车辆4400辆次,摩托车挂牌13340副。至2000年底,全县共有摩托车12325辆(没有挂牌号的约有2万辆),农用三轮、四轮机动车1112辆,货运汽车376辆,大中型客运汽车23辆,小型客运汽车342辆,轿车138辆。
  驾驶员管理 交通监理部门每年都要对车辆驾驶员进行业务培训、业务考核和安全教育,并于1992年5月成立了“内丘县机动车辆驾驶员协会”。1987年审验大、小货车驾驶员720名,摩托车驾驶员510名。1994年审验货车驾驶员940名,摩托车驾驶员640名。1995—2000年共审验汽车驾驶员13458名,审验摩托车驾驶员7503名,培训摩托车驾驶员790名。
  安全教育 1973年,内丘县成立了交通安全委员会。1982年,各公社建立安全检查小组,通过各种宣传形式对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同时在司机中开展“百日无事故”竞赛活动和“安全日活动”。1998年,公安交警大队设宣传科后,交通安全宣传的具体工作归该科负责。通过开展交通事故图片展览、刷写标语、发放宣传材料、到各单位上交通安全课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全县人民交通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标号设置 1972年,根据《城市和公路交通管理细则》,开始在107国道内丘段设置交通标志。1987年设置交通标志线24500米,到2000年底全县设置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1050块,辅助标志280块。
  事故处理 县域内出现的交通事故,均由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负责处理,公安交通警察大队依据有关规定进行裁决,如当事人不服,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判决。
  县交警大队事故科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度,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科负责现场勘查、调查,在澄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处理。
  由于近几年摩托车、汽车数量猛增,加之部分摩托车车主为免缴办理挂牌、驾驶证及接受培训的费用(2000年办齐一辆摩托车挂牌、驾驶证等手续费用共需约800多元),往往逃避办理牌照和驾驶证等,出现无牌、证驾驶现象。致使交通事故的发生大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