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内丘县审计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377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内丘县审计局
分类号: F239.222
页数: 1
页码: 638
摘要: 本文讲述了县级政权的财政部门的审计机构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综合管理 审计 审计机构

内容

审计机构最早见于周朝。西周时在“中央政权”中设置相当于下大夫之位的“宰夫”以考朝廷“财用之出入”。隋、唐时在刑部下设“比部”,专司国家审计之职,宋代设有审计司,直至清代,均设官以“上计”之制考察各级政府的财政出入,遇有大的赈灾活动还要专门派出官员查赈查粮。
  民国时期,县级政权的财政部门设有稽核机构。
  抗日战争期间,内丘县抗日政府财政部门设员负责审计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20世纪80年代,内丘县财政部门内设有审计员、审计股负责全县财政经济的审计。
  1983年7月,审计由县财政局析出单设为内丘县审计局,初始编制3人。1987年编制增为10人,设置办公室、商粮贸审计股、工交审计股、行政事业审计股4个股室。同年12月,内丘县审计事务所成立,开始承揽社会审计业务。2000年末,内丘县审计局内设综合股、行政事业审计股、企业审计股、经济责任审计股四个股,编制11人。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机构

内丘县审计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