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贷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3608
颗粒名称: 农业贷款
分类号: F832.4
页数: 1
页码: 568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县人行先后发行近50种农业贷款,按其纵向沿革,大致分为八种。
关键词: 金融 借贷 农业贷款

内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冀南银行内丘办事处(支行)发放的农业贷款包 括农业、救灾和副业生产三种,分货币贷款和实物贷款两类。1944年4月,发 放农业贷款2446455元(冀钞,下同),贷粮(小米)260石,以解决群众生 活困难。1945年上半年发放农业贷款165395元。1948年4月发放春耕贷款 5750万元,贷粮7.5万市斤,贷棉花1.9万斤,支持农业和副业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农业贷款主要以发放实物为主,如种子、牲畜、 农具等。1953年始,改贷现金。其间,曾一度实行折实贷款,以便保本保值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县人行先后发行近50种农业贷款,按其纵向沿革 ,大致分为八种。
  农业生产贷款 简称农贷,为内丘县各种农业贷款的重点。国民经济恢复和第 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贷重点解决农民购买牲口、农具等资金,以发展农村 种植业,增加粮、棉产量。农业合作化后,农贷以支持农业生产合作社巩固 发展为主。人民公社化后,农贷分为社队生产费用和社队基本建设货款,社 队基本建设贷款多用于水利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 产贷款额最大,对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也有部 分贷款没有收回。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生产贷款重点支持农村商品 生产,调整农业结构,支持贫困乡村和山区乡村发展脱贫致富项目,优化农 村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农村合作基金贷款 1955—1958年设置的贷款,旨在帮助解决农村贫农初参 加农业生产合作社时的股份基金困难,鼓励贫农走农业集体化道路。
  救灾贷款 为帮助灾民开展生产自救设置的专项贷款,无息或低息。如1954年 旱灾,1963年特大洪水灾害都依照受灾情况向农村灾民发放了救灾贷款。
  国营农业贷款 为扶持国营农业发展生产而设置的贷款。内丘县发放范围、金 额都不大。县苗圃(桑苗场)贷款即属此类。1964年停止。
  支持信用社贷款 为解决部分农村信用社周转金不足于1954年设置的专项贷款 。此项贷款数额不大,时贷时停,1986年后数额有较大增长。
  乡镇企业贷款 支持乡镇、村兴办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 1975年,增设支持社队企业设备购置贷款。20世纪80年代始,随着内丘县乡 镇企业发展加快,此项贷款额增长幅度较大。
  农村商业贷款 1952年始贷,主要是农村供销社所属企业贷款,是各项农业贷 款中数额最大的一项贷款。
  个人贷款 主要用于解决农村居民中困难户的生活困难。抗日战争期间始即设 此项贷款,人民公社期间曾称为社员贷款。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