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财务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3508
颗粒名称:
财务管理
分类号:
F811.2
页数:
2
页码:
534-535
摘要:
本文讲述了财务管理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关键词:
内丘县
财政
管理
内容
财务管理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 1978年以前,企业管理实行统收统支,期间也曾短期实行过“利润留成”制度、企业基金制度和盈亏包干制度。各项制度都发挥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历史作用。1978年以后,本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精神,在整体规划加大的方针下,则受全县统一计划的约束和指导,在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市场方面,采取财权适当下放以扩大企业自主权。财政对企业资金的管理,采取财务审计的方法。审计内容主要是企业基金分配比例和运用的是否合理。从客观上对全县财政资金运用加以平衡。企业流通资金则视企业流通性质而定,一般以企业在经营上能灵活周转为原则;消费基金,实行工资和经济效益挂钩,即在上年周期的基础上控制在经济效益增长率的70%;积累基金运用合理,县直企业在每年初编造企业经营规划时,必须上报审计予以审核。年终编造企业经营完成报表时,亦必须同时上报审计部门予以审核,发现问题,审计部门必须予以咨询并有权予以处理。
1977年前,国营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县财政,亏损由财政弥补。
1980年以后,对县办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试点。利润留成是按企业的五项费用(技术措施、产品试制、劳动保护、固定资产购置、简易仓棚建筑),以及企业的奖励基金,超计划利润分成(40%)等各项费用之和,所占同一时期实现利润的比例来确定留成比例,一定五年不变,资金大部用于扩大再生产,适当照顾职工福利。
1981年,实行“利润包干、超收分成”的办法。即按国家核定上缴利润实行包干。包干部分,一部或全部留给企业自行支配;分成部分,国家60%,企业40%。之后,又于1983年先后实行第一步“利改税”和第二步“利改税”的改革。第一步“利改税”的主要内容是:大中型企业实现的利润,按55%的税率交纳所得税,税后的利润,除企业的合理扣留外,采取递增包干、固定比例和调节税等方式上缴财政。国营小型企业实现的利润,则按八级超额累进税率缴纳所得税。纳税后企业自负盈亏;第二步“利改税”,则完全以征税比例上缴财政。此后,便完全运用利税改革,对县直企业进行监缴,由财政局分季度督促企业依率缴纳。
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基本建设的自筹资金,须经财政部门审查资金来源确实正当。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全额管理、差额管理、企业化管理三项内容。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