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私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334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私营商业
分类号: F721.4
页数: 10
页码: 453-462
摘要: 本文讲述了清及其以前、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革开房后的私营商业。
关键词: 私营商业 商业企业 内丘县

内容

第一节 清及其以前的私营商业
  距今4000年左右,县域内制陶技术发展,陶器即被用于交换。商代,商侯王亥乘牛车自商都殷(今安阳)经县域至有易(今易县)经商,为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商业活动。秦始皇东临碣石,汉光武帝刘秀北巡广阳,均经过县域。车驾经过,沿途供应浩繁,购置巨大,致使当地商品交易加快,商业活动发展。
  隋、唐、五代时期,县域内私营商业贸易已趋繁荣。内丘所产邢州白瓷畅销全国,樯桅辏集,车辆络绎,瓷器运销兴盛,一些商人还沿丝绸之路将邢瓷精品辗转远销西域、海外。
  自宋、元以来,人们重农轻商,多事农耕劳作。邢州白瓷湮没使县域商业贸易发展滞后。明朝禁海闭关政策,对商业抑制更甚。
  清朝,由于草原牧区商品与中原农耕区商品往来贸易增加,使县域商业贸易发展加快,商业活动区域扩大,商品增加。
  明、清及其以前的县域商业带有浓厚的农耕经济特点:商品以本地农民生产、生活用品为多,商业活动范围以本地为主,少有远途运销。商业经营的方式除县城、集镇的少量店铺外,以集市庙会搭棚摆摊售卖为主,另有一些小本经营的负贩商人,推车挑担,日出而出,日落而返,走村串乡,从事商业活动。
  清朝末期,列强入侵,国门洞开,洋货涌入,使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农耕经济受到冲击。洋货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县域商业的发展,洋布、洋火、洋油、洋颜料、洋铁制品以至洋烟(卷烟)、西药等国外商品输入,使县域商品的品种和数量增多,商家店铺也随之增加,县城及官庄、柳林、金店三个集镇逐渐形成规模。官道加宽,京汉铁路修建,改善了交通条件,商业活动的辐射面逐渐扩大。光绪三十二年(1906)《内丘县乡土志》载县内经商人数达3000人。官府对商业经营只收税捐,某些行业如旅店按要求登记店簿,基本不设员管理,完全由市场调节商业经营。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私营商业
  民国时期,内丘虽无富商巨贾,但私营商业已具规模。县城以京广杂货、布匹绸缎经销业及餐饮住宿业为主。柳林集市地处山区与平原结合部,为山货、牲畜集散地,涵盖内丘西部及邢台县西北部和临城县西南部山区。金店、官庄两集市地处平原粮、棉主产区,粮食、棉花、土布的交易量大,内丘土布行销山西、绥远、天津。县域内出现了以经营某种商品的人多、数量大而著称的村镇。如常丰村卖铁器的多,大辛庄卖醋的多,后李阳卖酒的多,杨庄一带村庄贩枣仁的多。民谣曰:“五郭店村分前后,买卖粮食通的远。东南官庄一大镇,白布出口有万千(指行销张家口以北)”。民国初,官庄已是冀南最大的土布集散地,民国18年(1929)外销土布55万匹。县城出现一些较大商号,如裕泰祥等,经营京广杂货、绫罗绸缎的有14家。1929年,建商会,入会商家店铺百余家。当年统计,酒业12家、饭馆50家、旅馆15家、杂货店53家、酱醋铺15家、油坊18家、粮食店60家、面坊27家、肉铺8家、药铺35家、首饰店8家、绸缎布匹门市16家、陶瓷店1家、煤炭厂37家、五金门市3家,共计大小商号373家。
  自清末以来,商业赋税数量增大,民国时商业税捐数额更大,县设税务局征收商业税捐,县政府亦设实业(建设)科司商业管理。
  在长期的经营中,域内一些走村串乡的商贩形成了各行业独特的叫卖招揽顾客的形式,如:卖油条的敲铜锣、卖簸箕(马尾箩)的敲一串铁片、卖香油的敲铜片(当当)、卖馍馍的吹嘟嘟(羊角号)、货郎担摇拨浪鼓、卖豆腐的敲梆子、麻头换草纸凭吆喝、集市庙会上卖烙饼的敲杆杖、饭馆炒菜师傅敲炒勺招揽顾客;牲口交易找经纪,用布蒙手摸指头讲价钱等多种带有行业特点的交易方式。
  日军侵华时期,私营商业遭受严重摧残,沦陷区商店大多关闭,商业十分萧条,县城区仅存的70家商号店铺,也是勉强维持,乡村商业基本上停止。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私营商业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内,抗日政府扶持私营商业,吸引商贩到根据地经商。在西丘村立集市就是为了便利商人与根据地的商业贸易,打破日本侵略者的经济封锁。抗日战争胜利后,政府对私营商业实行扶持政策,制止通货膨胀,打击不法投机商人,维护正常私营商户的合法权益,使私营商业得到恢复。1951年3月,私营商户236户。县城、官庄、金店、柳林四个大集镇的集市规模和商品购销量较前有所发展,诣仁、集上赛、獐獏集市曾一度恢复。由于社会安定,土地改革后人民安居乐业,赶集上会的人多,农产品和农民生产、生活用品购销活跃,丘陵山区的牲畜和畜产品,柿饼、核桃、酸枣面等山货和平原区的棉花等外销渠道通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发展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对私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对有利于国际民生的私营商业,采取扶持的方针;对不利于国际民生的私营商业采取限制、改造的政策。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一些经营粮食和粮食制品的私营商户停止经营。私营商业亦受到很大的限制。1956年到1958年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时称“公私合营”),267家私营商业全部合营到国营、合作商业之中。从此,私营商业在县域内不复存在。
  在国营、合作商业占据市场的20余年间,农村个别人仍进行不公开或半公开的商业活动,如串村卖豆腐、杀猪、卖羊肉,烟叶、菜秧售卖比较公开,柿饼、酸枣面也时常贩运至天津、包头,就是国家统购物资粮、棉、油也有人偷偷倒卖。这些不公开的私营商业活动不时会受到批判。“文化大革命”前后,对地下私人商业活动打击更甚。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私营商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商业重新出现,20世纪80年代初期形成国营商业、合作商业、私营商业并存的局面,80年代后期私营商业迅速发展,国营商业和合作商业日渐被股份承包、改制重组等多种经营形式所代替。除一些国家控制的特殊商品外,私营商业在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县域内先后建成5个常日贸易市场,扩大和恢复农村集市,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域内外私营商户到内丘投资经商,私营商业日趋繁荣。
  农产品购销
  粮油 20世纪80年代末,私营粮油购销在县域内出现,一些粮食经销商收购本地产的玉米、麸皮长途运销湘、鄂、粤、桂、川、黔等南方省份,也有购回大米于本地出售。1993年,国家取消城镇居民口粮计划供应,私营成品粮油门店开始经营面粉、大米、食用植物油等成品粮油。近几年私营成品粮油店小杂粮的经营量增加;经营的大米由以南方产大米为主转而以东北产大米为主,间有山东产大米;食用植物油由精炼棉籽油(卫生油)为主转而以花生油为主,近两年又以桶装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为主。
  果品 20世纪80年代除经营本地传统果品外,多经营价格高、利润大、人们比较稀罕的南方水果。80年代后,本地优质果品增多,山区产的苹果、吊柿,平原产的葡萄、大杏、优质西瓜等上市量占优势。90年代后,广东的荔枝、福建的龙眼、陕西弥猴桃、海南西瓜一年四季上市,美国蛇果(苹果)、提子(葡萄),东南亚产的火龙果、榴莲也已进入县域。果品摊点遍布县城、乡镇,以县城胜利路县医院附近,解放路东关段较集中。山区的柿饼、核桃、栗子和苹果等优质果品除在县城设专卖店销售外,大部分被果品经销商运销外地,富岗、千秋、西山、赛富等注册商标的果品十分抢手。
  蔬菜 20世纪80年代,私营蔬菜经营形成规模。1991年和2000年在县城建朝阳菜市场和南关农副产品贸易市场,两处以蔬菜经营为主,东庞矿区、官庄、金店等乡镇均有菜市,一些流动商贩驾驶机动农用车走村串乡卖菜或以粮换菜。上市蔬菜多由邢台市、永年县蔬菜批发市场输入,有专事批发的经营户运入批发给零售户零售。
  食品 20世纪80年代,多由私营小百货店兼营,或食品加工户到集市、庙会摆摊出售。80年代末,食品专营门市出现,90年代县城、东庞矿区出现了现做现卖的蛋糕房、面包屋。食品门店城乡皆有,县城朝阳菜市场、南关农副产品贸易市场最集中,小食品批发门店多集中于县城解放路东关段,2000年,全得利一、二店和美味食品三家食品超市在中兴大街开业,美味食品超市附设糕点屋制生日蛋糕。豆腐是城乡居民广泛食用的传统食品,内丘镇大良村是做豆腐的专业村,家庭作坊制做,走村串乡销售。近年亦有外地人到县城做豆腐在菜市场设摊销售。
  肉、蛋、奶
  肉 20世纪80年代始,城乡均有私营肉摊,人们俗称之杀猪卖肉的。县城中兴北大街设有肉市,1991年迁朝阳市场,2000年又迁入南关农副产品贸易市场。80年代,肉市为罩棚空漏式摊位,20世纪90年代改为封闭式房型小店。以猪肉为主,兼有牛肉,冬季有羊肉。鸡、鱼自90年代逐渐增多,有门店专营活鸡、白条鸡,鲜活鱼门店有增氧鱼池,保证鲜活,代顾客杀鱼刮鳞。肉食门店摊点多是生鲜肉,熟肉制品兼营。
  蛋 城乡各食品店均销售鸡蛋。内丘县蛋鸡规模养殖较多,产量大,鸡蛋多由一些专业运销人员(戏称其为“倒蛋部队”)运销外地销售。
  奶 牛奶及奶制品经营20世纪90年代始成规模,奶粉、豆奶粉、酸奶及各种奶味饮料,城乡食品店均有经营。90年代后期小包装袋装鲜牛奶进入县域,先是大曹庄农场的“婴泊”牌240克袋装鲜牛奶,后又有石家庄三鹿、蒙牛、伊利等品牌的袋装、盒装小包装鲜牛奶。
  中药材
  野生和种植的中药材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始,多由私营药材商收购外销,外销量最大为枣仁。
  餐饮住宿
  餐饮 20世纪80年代初,私营餐饮业重新出现时,只在县城有两三家餐馆,孟家饺子馆是较早的一家。80年代中期,私营餐饮业开始发展,先后有聚英楼、燕春、南北春等饭店,各乡、镇及交通要道两侧私营饭店也开始出现,如官庄车站107国道两侧,东庞矿区、柳林、金店和清修村口107国道两侧及各乡镇均有饭店开业。90年代,县城的信息饭店、白天鹅饭店、燕赵宾馆、天龙宾馆经营规模较大,店堂设施、饭菜质量的档次较高,后期快餐店、风味饭店亦相继出现。
  小吃店和餐饮摊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县城和东庞矿区出现,后各乡镇及交通路口小吃店、餐饮摊点增多,县城胜利路西段,振兴路交通岗西及东庞矿区小吃店、餐饮摊点比较集中。
  住宿 20世纪80年代,私营住宿业重新兴起,较早的有县城的桥西旅社、车站旅馆、县社交通旅社、官庄火车站的得意楼等。私营旅店都位于交通便利地段,设有停车场,一些规模较大的旅馆都是餐饮住宿一体,如燕赵宾馆、天龙宾馆。
  布匹服饰
  布匹 私营布匹业20世纪80年代重新兴起,赶集上会搭棚卖布的流动布商遍布城乡,门店较少。后随城乡居民生活提高,成衣购买量增大,布匹销售减少,经营布匹的流动商贩减少。布匹门店摊点多集中于县城中兴市场内。
  布饰 20世纪90年代,窗帘、沙发套、桌布需求量增加,装饰布业出现,因其装饰性强,亦称为布艺装饰。2000年末,有7家装饰布艺店,其中县城5家、东庞矿区2家。
  红叶布艺为最大的一家装饰布艺和床上用品商店。1994年春,红叶窗帘店在县城胜利路西段路北租赁20平方米门店开业。1995年,经销床上用品,改红叶窗帘店为红叶布艺艺术城。1999年建车间,生产销售床上用品床罩、枕套、棉被、窗帘、幕布及沙发套、汽车内饰座套、摩托车座套和各式窗帘轨道,并设计安装窗帘和居室布饰装饰。
  服装 私营服装业20世纪80年代出现后发展很快。初以赶集上会流动销售服装的多,后服装店增多,流动商贩减少,服装店经营的服装档次较高,流动商贩和市场上的摊点经营的多为低档服装。90年代服装店档次提高很快,一些专营店如裤城、女饰店、内衣店、孕婴用品店、皮衣店相继出现。一些著名品牌专卖店也日渐增多,如波司登羽绒服、红豆服饰、曼洒特裤业、鲁宾汉男裤、相思鸟休闲服等专卖店。服装门店摊点以县城中兴市场最集中。1992年6月,开业的清新时装店规模较大。2000年,清新服装店迁至中兴北大街路东,设红豆服饰、新郎·希努尔西装、以纯休闲服装三个专卖店堂。
  鞋帽 20世纪80年代初,私营鞋帽业兴起时,多为流动摊贩赶集上会摆摊设点销售鞋帽。几处市场建成开业后,鞋帽门店,尤其是鞋店增多。90年代,鞋店的规模及经营品种扩大,一些运动鞋、儿童鞋专卖店、名牌皮鞋专卖店出现。
  洗涤护肤化妆用品
  20世纪80年代初,私营洗涤洗涮用品业兴起,销售洗衣粉、肥皂、香皂、牙膏、牙刷、毛巾等洗涤洗漱用品。80年代中期,护肤化装品异军突起,一些专营护肤用品及化妆品的门店出现。90年代,洗发、沐浴、护肤美容、化妆、清洁用品和妇女防护用品的销量增加,门店增多。人们习惯上称此类商品为日用化工产品,县城中兴南大街的鸽城日化商店为县域内经营洗涤洗漱用品、清洁用品、沐浴用品、护肤美容用品、妇女防护用品和化妆品的一家较大专营店。
  家用电器电料
  私营家用电器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时,县城老十字街口无线电修理部和胜利路益众电器门市经销黑白电视机。此后家用电器电料门店增多,90年代,家用电器电料基本全由私营商业经营。家用电器电料门店各乡镇均有,以县城胜利路、中兴大街较集中。
  建筑装修装饰用品
  私营建筑装饰装修用品经营业20世纪90年代兴起。经营门店主要集中于县城胜利路中段,多经营装修用材料、油漆、颜料、粘合剂、玻璃、铝合金门窗型材、石灰粉和内外墙瓷砖、彩釉画瓷砖、地板砖、卫生陶瓷等。建筑用钢材私营门店多在县城京广路107国道东侧。
  家具
  私营家具经营20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时,多为木器厂(店)自制自卖。90年代始,以外地购入为主,只在庙会上有少量手工制作的椅子、凳子之类的摆摊销售。家具门店以县城振兴东路较集中,解放路东街段有一家国家名牌“蓝鸟”家具专卖点。
  自行车摩托车
  20世纪80年代末,一些私营商户开始经营自行车和排子车等。80年代末,县城胜利路中段开始有私营门店经销嘉陵牌轻骑摩托车,后随各种品牌的国产摩托车增多,摩托车门店增多,经营规模扩大。1996年在县城振兴东路建摩托车专业市场(河北内丘摩托城),私营摩托车商店全部进入专业市场经营。经销包括台湾、香港产品在内的全国各种品牌摩托车和进口摩托车,内丘摩托专业市场为河北省最大摩托车市场之一。
  石油、燃料、水暖器材
  石油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允许石油私营后,县域107国道两侧建立多处私营加油站,销售汽油、柴油,且多为福建、浙江等外省人承包经营。县城、乡镇均有私营润滑油销售门店。
  燃料 私营燃料经营有煤炭和液化气两类。
  煤炭 20世纪90年代初准许私营。无烟煤一般由私营经销户从沙河、武安一带煤矿运回本县出售,山区多从山西省昔阳县、和顺县一带煤矿运回,串村或在公路边设煤场销售。内丘县盛产烟煤,且品质优良,经销烟煤的私营商户较多。常年经营的较大煤场,申报有营业执照,缴纳税金;临时经营的个人及时开时停的煤场多为无照经营,故私营煤炭经销商户数无从统计。由于私营煤炭经营点、户较多,良莠不齐,少数经销者向煤中掺矸石粉、浇水,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破坏内丘的商业形象,虽经多次整顿亦很难杜绝。
  液化气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城振兴路中段交通岗西路南始有一家私营液化气商店,后胜利路中段有两家私营液化气商店,一家名为“液化气总站”的门店规模较大且经营至今。以上门店均用单罐运入,而后倒罐出售。1998年,振兴西路华能液化气站建成运营,县域内有用槽罐车运输、地下汽罐储存的私营液化气零售站点。
  水暖器材 20世纪90年代中期,县域内新建住宅、经营性场所和机关团体办公地,多安装暖气取代煤火炉供暖,私营水暖器材经营应运而生。私营水暖器材经销门店以县城振兴东路最为集中。这些门店多是供水器材、水暖器材、太阳能热水器一体供应兼安装。规模较大的有建设公司、金锣、鑫普和永刚水暖器材商店。
  图书 音相 刻字 照像 广告 装潢
  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有私营图书经营。开始多经营中小学课本,在县城摆摊或串学校赶集上会销售,90年代初始有私营书店,摊点经营多在解放路西端新华书店周围,这些书摊多经营杂志、武侠小说之类。新华书店附近有三四家私营书店,内大路北头有两家,东庞矿区有两家。
  20世纪80年代始有私营盒式录音磁带销售,90年代前期私营门店销售放像机用录像带,后期销售影碟机用光盘。
  1992年开业的私营金马装潢广告部,可承揽室外广告的设计制作、发布业务。私营装潢有三四家门店。
  有两家私营刻章门店,一是在县城南街,一是在解放路中段永盛魁饭庄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始有私营照相在县内重新兴起。开业较早、规模较大的私营照相店有风光照相、华艺图片社,还有一人一机的流动照相人,走村串乡跑单帮营业。90年代私营照相门店增多,设备更新,业务扩大,由单一人体照相发展到艺术照相、风光摄影、新婚纪念创意摄影、婚庆摄像、光盘刻制、婚车扎彩、新娘化妆整套系列业务。
  县域尚有一些一时兴起,很快消失或时有时无的私营商业行业。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私营台球、录像放映,多分布于居民集中,人口稠密的城镇。县城解放路西端影院前和东庞矿区台球案最集中。私营录像放映一度火爆,城乡均有放映点,县城和东庞矿区较集中,随影碟机(VCD、DVD)的普及,私营录像放映20世纪90年代后期全部停业。歌舞厅、夜总会于90年代后期出现,多集中于县城和东庞矿区,开业早、规模较大、经营时间较长的有文化馆楼上的蓝天夜总会、振兴东路的银河夜总会。2000年,歌舞厅、夜总会全部停业。电子游戏厅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乡均有分布,县城和东庞矿区较集中,因其影响在校学生学习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2000年底前已取缔该行业。电脑网吧1998年在县内兴起,县城和东庞矿区较集中。
  20世纪80年代末,私营理发业重新在县内兴起,因其陆续增加了烫发、发型设计、染发焗油,遂改称美发。有些理发店还做洗面等皮肤护理项目,标志为美容美发店。较早从事美发业的以浙江温州一带外地人居多。从专业角度讲,美容业始于2000年,县城有琪雅、特莱维、媚思佳等几家美容店,这些私营专业美容店投资在4~10万元之间,配置了喷雾机、超声导入仪、除皱仪、皮肤测试仪等,以城镇中青年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使用名牌专用护肤品,由专业人员做形体美容。私营小型洗浴门店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数量、规模一直很小。废品收购20世纪80年代兴起后一直经营至今,流动于城乡之间的废品收购小贩难以确数。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