杼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3330
颗粒名称: 杼线
分类号: TS116
页数: 2
页码: 447-4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杼线与缯外形相同,杼是铁制或竹制的,其作用是为了规范棉线的位置。完成上述工序后,就该安装盛子上机床了。把“机楼”上的缯和杼调整好,就完成了织布准备工作。织布过程虽简单,但操作要求协调。左手撺溜子时,右手拉织框;右手撺溜子时,左手拉织框;两只脚也要动作一致。织一匹布大约需7—8天。 土
关键词: 内丘县 官庄土布 杼线

内容

杼线与缯外形相同,杼是铁制或竹制的,其作用是为了规范棉线的位置。
  完成上述工序后,就该安装盛子上机床了。把“机楼”上的缯和杼调整好,就完成了织布准备工作。织布过程虽简单,但操作要求协调。左手撺溜子时,右手拉织框;右手撺溜子时,左手拉织框;两只脚也要动作一致。织一匹布大约需7—8天。
  土布色多为白布。如果想织成花布,则需在浆线过程中以不同染料浆线,在耕线时也需有规律地依次进行,在织布时也需要三四个梭子来回运行。这些由不同颜色织成的布叫“三匹缯”或“四匹缯”。“三匹缯”即有三种颜色的土布,“四匹缯”即是有四种颜色的土布,还有六种颜色的“六匹缯”土布。白布亦可印染成花布,花布的制作工艺较复杂,需要在染房里由艺人操作。先将面粉和石灰粉的混浆用模具在白布上印出图案,再将布着色,而后用水将混浆洗掉即可显现图案。这种印花工艺与少数民族的蜡染同源,极具地方特色。此外还有用俗称“紫花”的天然色棉织成的淡褐色棉布叫紫花布。
  官庄土布质地缜密,纹理畅顺,薄厚均匀,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既可制衣裤鞋袜、纹帐被面,也可用来做粮食布袋等。
  官庄土布工艺优良,声名远播。官庄地处交通要道,驿路官道中心,形成了土布的集散地。民国18年(1929)统计资料称,是年生产土布60万尺,操此业者达1.5万人之多,其行销地点已占中国之半。官庄土布翻过太行山与山西煤炭进行“黑白”交换,即向山西输送土布,从山西贩回煤炭;东经任县邢家湾码头船运至天津、山东;往北销往热河、察哈尔、绥远、外蒙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时贩运土布的驮队由官庄至坝上张家口络绎不绝,致使张家口的剧团到内丘演出时,只知有官庄镇,而不知有内丘城。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