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图书馆
邢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邢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李阳河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802
颗粒名称:
李阳河治理
分类号:
TV85
页数:
1
页码:
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李阳河发源地,河道治理后的概况。
关键词:
内丘县
河道治理
李阳河
内容
该河发源于县境内南赛乡花沟村及临城县东代社村。自西向东,穿过京广铁路后出境流入隆尧县境,县域流程长9千米。
1963年8月特大洪水,使李阳河铁路以东河段漫溢决口,造成沿河两岸16个村被冲淹,损失严重。李阳河在洪流冲刷下,北光和河巨铺两段河槽北移,河底被泥沙淤高,超出河岸,洪水渲泄受阻,泛滥成灾。
1964年春,内丘县组织李阳河沿岸16个村的500余名干部群众,挖除河底淤积物,疏整北光段河床200米,由原河床宽30~50米开宽至50米。修筑高3米,厚0.3米的砌石护坡1.34万米。共完成土方8万立方米,石方400余立方米,用工6万工日,国家投资4.9万元,补助粮食2.25万公斤。治理后河道纵坡1.5/1000米,过水深2米,可渲泄50年一遇洪水。
2000年,投资71万元,组织沿河群众,对河道堤坊进行了加固修复,共计6处,4500米。
山区支流治理县境内西部山区獐獏乡和侯家庄乡境内,有泜河发源支流和白沙河发源支流。历史上从未经过治理,均为天然河道,行洪能力低,沿河两岸村庄常受洪水冲袭之害。县人民政府对两河的治理工作非常重视,1957年组织当地群众在两河中修筑石坝13座。其中泜河支流8座,白沙河支流5座,总长1.35千米,使两河得到初步治理。
1978年,县人民政府加强了对山区建设的领导,广大干部群众采取修筑顺水石坝和拦河石坝等工程措施,对两河进一步进行了治理。1978—1982年,白鹿角乡干部群众在白沙河北支流上游修成一条长3500米、高2米、宽3米的顺水石坝;侯家庄乡白塔村干部群众在白沙河支流修筑了一条长2500米、宽4米、高3米的顺水石坝;獐獏乡獐獏村和南獐獏村联合在泜河支流修成一条2500米、宽4米、高2米的顺水石坝。
1982年7月下旬至8月初,山区降暴雨,治理工程发挥了很大作用,河道两岸人民未受灾害。之后,对这两河上游支流继续进行治理。截至1985年,两河上游支流共修建挡水坝23道,全长1.7千米。这些工程的建设,为保障两岸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