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内丘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670
颗粒名称: 风灾
分类号: P425.6+1
页数: 1
页码: 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内丘县大风天气比较频繁,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风灾,尤其局部性风灾,每年都有发生。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为13.6次,最多年达30次之多。
关键词: 内丘县 灾害 风灾

内容

内丘县大风天气比较频繁,极易造成不同程度的风灾,尤其局部性风灾,每年都有发生。8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为13.6次,最多年达30次之多。
  寒潮大风多发生在秋末到春初,其特点是持续时间长,风向多偏北,风力大,常伴有降温,造成冻害。如1972年1月22—23日两日大风过后,出现强降温,持续十天气温极低,其中1月26—28日,连续3日最低气温均—20℃以下,28日达—23.6℃,为历年极端最低值,连续多日结冰,给交通和生活带来不便。
  高压后部的偏南大风多发生在4—6月份,出现频繁,持续时间长,往往使春旱加重。1993年12月—1994年5月,连续半年仅降水20.2毫米,4、5月份又多偏南风,使原有的旱情更加严重,部分麦苗干枯。
  雷雨大风多出现在夏季,来势猛,时间短,风力强,有时伴有暴雨和冰雹,对农作物和人民生命财产危害性极大。如1961年7月19日,县境内大范围遭受暴风雨袭击,风力8级以上,降水100毫米,风雨雷电交加达一个小时左右,作物受灾面积达79878亩,冲坏1500立方米水库一座,小型水库2座,塌房130间,刮倒树25044棵。
  龙卷风1963年8月31日13时45分至13时59分,在金店镇铁匠屯村东出现一次龙卷风,形状上大下小,呈漏斗状,略带弯曲,长约5公里,中心宽10多米,走向自北向南略偏东,经韩家庄村西,张家屯村东,到隆尧县邢村即消失,受其影响的铁匠屯至韩家庄西南,刮毁林木70多株。
  旧志对历史上的风灾亦有记载,主要有:
  嘉靖三十年(1551),风霾大作。昼暝如夜,大木尽拔,毁压庐舍。
  嘉靖三十九年(1560),风霾作孽,
  崇祯十六年(1643)三月初一日,黑风自南来,尘土蔽天,对面不见人形。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内丘县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内丘县自然地理、建置沿革、物产资源、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上限尽量溯至各项事物之发端,下限断至1994年。

阅读

相关地名

内丘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