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邢瓷的纹饰和花饰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366
颗粒名称: (三)关于邢瓷的纹饰和花饰问题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
页码: 210
摘要: 从纹饰花饰的艺术手段上观察,我们可以断定:碗的四个瓣口、腹内腹外隔壁相对的四条凸纹和四条凹纹、圈足上的四个凹角,都是采用模具压印的方法制成的扁壶提鋬前的矮流周围一圈泥条和提鋬后翘起的鸦嘴形短尾以及围绕在腹部前后两侧的三条凸起的泥纹,都是用堆贴捏合的方法制成的;而腹部左右两面的三道三角形纹饰和密布在三道纹饰之中的斜线纹饰、交线纹饰以及环绕在三道纹饰之外的叶状纹饰、花状纹饰,则都是用扁形刻刀或梳篦齿形刻刀刻划而成的
关键词: 邢瓷 纹饰 花饰

内容

一般瓷史研究者,认为唐代邢瓷除了造型单调以外,还素无花饰,而仅以白取胜,因此以为邢窑生产的器物只有使用价值而无欣赏价值。但是,从我们在窑址中所发现的器物来看,也并非如此,邢瓷有纹饰也有花饰。比如在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那件“瓣口瓣足碗”和那件“堆纹刻花扁壶”便是有力的物证。从纹饰花饰的艺术手段上观察,我们可以断定:碗的四个瓣口、腹内腹外隔壁相对的四条凸纹和四条凹纹、圈足上的四个凹角,都是采用模具压印的方法制成的(图一)。扁壶提鋬前的矮流周围一圈泥条和提鋬后翘起的鸦嘴形短尾以及围绕在腹部前后两侧的三条凸起的泥纹,都是用堆贴捏合的方法制成的;而腹部左右两面的三道三角形纹饰和密布在三道纹饰之中的斜线纹饰、交线纹饰以及环绕在三道纹饰之外的叶状纹饰、花状纹饰,则都是用扁形刻刀或梳篦齿形刻刀刻划而成的(图二)。
  我们知道,宋代定瓷是继唐代邢瓷之后兴起的,利用扁形刻刀和梳篦齿形刻刀在器物上刻划纹饰和花饰,是定瓷装饰艺术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可是这种艺术特点在唐代邢瓷中已出现了,这就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广泛运用于宋代定瓷中的这种刻划技艺的渊源,是不是首先萌芽于唐代邢瓷而为宋代定瓷所发扬光大?图一瓣口瓣足碗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