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瓷器执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254
颗粒名称: 第三期瓷器执壶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
页码: 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窑第三期瓷器执壶出土较多。有细白瓷、粗白瓷、黄瓷。可分为三型。
关键词: 邢窑 瓷器 执壶

内容

执壶出土较多。有细白瓷、粗白瓷、黄瓷。可分为三型。
  A型体瘦长。圆唇,高领,短流,双泥条柄,长形腹,底心微凹,足外有削棱一周,施化妆土。可分为二式。
  I式:口微侈,平底。祁T2H9:5,肩领部置两个双泥条小系,生烧,干釉,呈土黄色。高24厘米,口径8.4厘米(图二三,11)。祁T2H11:1,白釉光亮。高22.5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2)。
  Ⅱ式:高直领,肩领间置两个双泥条系,腹略鼓呈卵形,假圈足低矮。内T6②:5,灰胎,白釉,釉面光亮,有细小开片。高25.5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4)。
  B型1件。鼓腹。
  I式:白瓷,薄胎。祁T1H6:3,口上部外撇,假圈足低矮。釉色白中泛青。由于过烧,坯体出现泡刺,致使釉面不光滑。高18厘米,口径7.8厘米(图二三,13)。
  C型1件。矮胖形,残。祁T1H1:4,口残缺。弧腹,假圈足较大,足外削棱一周。腹饰人字纹、弦纹。黄色釉。残高10.4厘米,底径9.2厘米(图二三,9)。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