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葬形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90
颗粒名称: 一、墓葬形制
分类号: K878.8
页数: 2
页码: 32-33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西磁窑沟隋唐墓的墓葬形制。
关键词: 陵墓 墓葬形制 隋唐墓

内容

M1墓口距地表高32厘米。平面呈椭长形。北部起券,券洞部分为墓室,余做墓道。券口处以自然石块和长方形砖封堵。券顶与墓底均做北高南低的斜坡状,高差10厘米,墓通长380厘米(其中墓室部分230厘米)、宽65、深75~85厘米,方向210.5°。
  封门砖共三块,呈青灰色,体积为30厘米×25厘米×6.7厘米,其中一块上用黑墨写有两行铭文,铭文楷体,竖行排字。一行为“眭法真铭”四字,另一行可辨有五个字以上,由于字已模糊,不能读出。“眭法真”,当为该墓墓主之姓名。葬具已朽。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南脚北。随葬品仅两件,东西并列摆放在头骨南侧。
  M2距地表深26厘米露墓口,平面呈凸字形,南北通长610、东西宽105~225厘米,墓向210°(图二)。
  墓道位于墓室的南面中间,竖穴式。南壁呈斜坡形,底面由南而北略下落,落差4厘米。口大底小,上口长275、宽100厘米,底长240、宽95厘米,深190~194厘米。北端用体积较大的自然石块封砌墓门。
  墓室平面基本呈长方形,四角稍弧,直壁,稍内收,壁面不太整齐。上口长335、宽225厘米,底长823、宽205厘米,高290厘米以上。墓顶已被破坏,从残迹看为券形顶。墓底凸凹不平,较墓道底面低48厘米。
  在墓室西壁的中部有一个拱形顶的壁龛,壁龛外口宽130、里宽120厘米,进深35厘米,高250厘米。
  棺木已朽烂,采集到已锈蚀的、断面为方形的铁棺钉36枚。钉尾横折。长者9.3、短者6.1厘米。单人仰身直肢葬,头南脚北。随葬物品大致摆放在墓室的南面和东面、西面的南部。其中墓志置放在墓室南端中间,正对墓道,镇墓兽和武士俑置放在墓口里侧的左右两边。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