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白瓷产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86
颗粒名称: 1.关于白瓷产地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
页码: 30
摘要: 临城唐墓出土的白瓷器,从造型、胎釉特点来看,均与临城祁村唐代窑址出土标本相一致,应为祁村窑产品。邢窑为唐代著名的白瓷烧造窑场。
关键词: 古代陶瓷 白瓷器 文物考古

内容

临城唐墓出土的白瓷器,从造型、胎釉特点来看,均与临城祁村唐代窑址出土标本相一致,应为祁村窑产品。
  邢窑为唐代著名的白瓷烧造窑场。近年来,内丘[8]、临城[91境内相继发现唐代瓷窑遗址27处。从烧造地点及器物特征来看,内丘窑址与文献记载的邢窑相吻合[10]。窑址调查表明,内丘城关窑场是邢窑白瓷的烧造中心。它创烧于北齐,发展于隋,鼎盛于唐,著名的“盈”字款器就是这里烧造的。器物制作精细,造型规整,胎质细腻,釉色洁白泛青,为邢窑的代表作。临城祁村窑白瓷的制瓷工艺和施釉方法同内丘邢窑相同,器物规整程度及釉色比内丘产品略为逊色,但仍优于北方其他窑口。可以认为,祁村窑是属于邢窑的一部分,至少是其近支[11]。
  将临城唐墓出土的白瓷器物与窑址同类出土物进行比较,多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刘府君墓出土玉璧足碗与临城祁村窑址出土细瓷I式碗[12]、内丘窑址第四期细瓷Ⅳ式碗[13]相同。其特征为唇沿、敞口、浅腹、底足矮浅、足外沿略高于内沿、足底心微凸;除足部外施釉,玉璧底中心亦施釉,釉质稳定而不下垂。这些特征正是邢窑的独特之处,为其他白瓷窑口所不及。又如注子、三足盂、碗托、盒等遗物,临城祁村窑址有相同器物标本出土。这说明临城唐墓出土白瓷与邢窑有相同的制作工艺和施釉方法,其产地应为邢窑系的祁村窑。

附注

[8][13] 内丘县文保所:《河北省内丘县邢窑调查简报》,《文物》1987年第9期。 [9][12] 河北临城县邢瓷研制小组:《唐代邢窑遗址调查报告》,《文物》1981年第9期。 [10] (唐)李肇《国史补》:“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陆羽《茶经》“邢磁类银”、“邢磁类雪”。(唐)皮日休《茶瓯》诗:“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 [11] 叶喆民:《邢窑刍议》,《文物》1981年第9期。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