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羊泉唐墓(编号78LXM1)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78
颗粒名称: 7.中羊泉唐墓(编号78LXM1)
分类号: K878.8
页数: 4
页码: 26-29
摘要: 为砖室墓。出土遗物有瓷器、铜器、铜钱,现存20件。瓷器14件,有碗、器盖、盘、壶、盂、盒、狮、象,均为细白瓷。
关键词: 出土文物 中羊泉唐墓 遗址考古

内容

为砖室墓。出土遗物有瓷器、铜器、铜钱,现存20件。瓷器14件,有碗、器盖、盘、壶、盂、盒、狮、象,均为细白瓷。
  碗3件,可分二式。
  I式2件。形制、尺寸、釉色相同。圆唇,敞口,浅腹,圈足。釉色白中微黄,胎质坚实细腻。高3.9、口径10.2厘米(图五,1)。
  Ⅱ式1件。圆唇,侈口,浅腹,矮圈足。釉色白中泛青,光泽莹润。胎质坚实。高4.6、口径18.6厘米(图五,2)。
  器盖2件。可分二式。
  Ⅰ式1件。盖顶丰满,尖纽。釉色洁白,光亮润泽。胎质细腻。高4.1、盖径8.8厘米(图五,3)。
  Ⅱ式1件。鹰首形,置竖插。内外通体施釉,釉色光泽莹润。高4.8、长11.4厘米(图五,4)。
  三足盘3件。造形、尺寸、釉色相同。圆沿外侈,浅腹。通体施釉,釉色光泽洁白。胎质坚实。高3、口径14.8厘米(图五,5)。
  单柄壶1件。近底处残损。卷沿,扁口,细长颈,溜肩,鼓腹,近底处内收,足部外撇。口下斜粘片状泥条柄。通体施釉,釉色洁白。胎质坚细。高38、口径6.8厘米(图五,6)。
  三足盂
  1件。侈口,鼓腹,三足。釉色白中闪青。胎质坚实。高4.3、口径3厘米(图五,7)。
  盒1件。有盖,盖顶呈弧形。子母口,直腹,底足弧形。通体施釉,釉色洁白,光泽莹润。胎质坚细。通高9、口径19厘米。
  狮2件成对。均蹲坐状,挺胸昂首,张口吐舌,项系带铃的绶带,下为覆斗状方座。1件项带有铃5颗,狮高12、座高4厘米。另1件项带有铃4颗,狮高14、座高4厘米。釉色白中泛青,光泽莹润。
  象1件。立姿,低首,卷鼻。前腿部内侧浮雕一牵象立俑,面部向外。下有长方形抹角饼状座。座中央镂空,釉色白中泛黄,有光泽。通高8、长10.5厘米。
  铜器柄1件。长15.4厘米(图五,8)。
  铜镜1件。瑞兽葡萄镜。圆形,厚重。兽纽,纽周有瑞兽四只,同向排列。瑞兽之间填充葡萄。外区周绕八鸟,间饰葡萄花枝。镜缘周饰49朵卷云纹。直径9.9、缘高1.2厘米。
  “开元通宝”钱4枚。宽廓。1枚背有甲痕。铜质纯净,文字清晰规整。径2.5、厚0.2厘米(图六)。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