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第一期器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59
颗粒名称: 邢窑第一期器物
分类号: K876.3
页数: 1
页码: 13
摘要: 第一期器物制作工艺较为原始。以青瓷为主,白瓷较少。青瓷器物的胎体粗糙厚重,黑点和气孔多,这些都是北方早期青瓷的特点。白瓷的胎质虽稍优于青瓷,但也需施加化妆土护胎,釉的白度较低。有些器物造型与北朝墓葬出土物相似,如Ⅰ式青瓷碗与河北景县北魏高潭墓出土的青瓷碗基本相同。青瓷I式瓶和景县封魔奴墓出土的青瓷瓶十分接近。粗白瓷I式杯、青瓷Ⅱ式杯与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出土的青瓷碗很相似。这期器物的烧制年代大致在北朝。
关键词: 瓷器 古代陶瓷 器物

内容

碗、杯直口、敛口或直口微侈,弧腹或半球形腹多种,口沿处多有一周凹弦纹,圆饼足或饼足微外撇。
  钵直口微敛或敛口,唇沿内卷或外高里低呈斜坡状,均为小平底,深曲腹。
  盘腹深浅不同,有圜底和大平底两种。
  罐盘口,肩部饰四系,弧腹,小平底。
  瓶侈口平沿,细长颈,扁圆腹,高饼足外撇。
  第一期器物制作工艺较为原始。以青瓷为主,白瓷较少。青瓷器物的胎体粗糙厚重,黑点和气孔多,这些都是北方早期青瓷的特点[1]。白瓷的胎质虽稍优于青瓷,但也需施加化妆土护胎,釉的白度较低。有些器物造型与北朝墓葬出土物相似,如Ⅰ式青瓷碗与河北景县北魏高潭墓出土的青瓷碗基本相同[2]。青瓷I式瓶和景县封魔奴墓出土的青瓷瓶十分接近[3]。粗白瓷I式杯、青瓷Ⅱ式杯与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出土的青瓷碗很相似[4]。这期器物的烧制年代大致在北朝。

附注

[1][3] 李知宴:《三国两晋南北朝制瓷业的成就》,《文物》1979年第2期。 [2] 河北省文管处:《河北景县北魏高氏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4] 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文物》1973年第11期。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