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窑址中出土的窑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148
颗粒名称: 三、窑址中出土的窑具
分类号: TQ174.6+53
页数: 1
页码: 8
摘要: 在唐代窑址中发现的窑具,共有五种分别是漏斗状匣钵,盘状匣钵,筒状匣钵,三角形垫片等。
关键词: 窑具 唐代 陶瓷

内容

在唐代窑址中发现的窑具,共有五种。
  漏斗状匣钵
  上部为平口直腹,有气孔,下部渐收成浅腹碗形,平底。胎质粗糙,多呈土黄或青灰色。规格大小不一,口径大者31.5、中者23.5、小者16.5厘米。
  盘状匣钵
  分浅、深两种,均呈盘状,平底。胎质粗糙,多呈土黄或青灰色。规格大小不一。以一件为例,口径17.8厘米。
  筒状匣钵
  当地人称作“碗笼”。平口,直腹,平底,底有气孔。胎质粗糙,多呈土黄色。规格大小不一,多破碎。以一件为例,高41、径28厘米。
  三角形垫片
  正面平坦,呈三角形,背面有手捏的三个支钉。胎质粗糙,多呈土黄色。规格有两种,以对角计,大者5.4、小者4.5厘米。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邢窑遗址研究》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系统研究邢窑遗址的首部专著。收录了自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50多年来我国古陶瓷专家学者发表在不同时期不同刊物上的关于邢窑遗址方面的研究文章。所收录的文章基本反映了邢窑遗址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特征。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