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出处: |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 
| 唯一号: | 030720020220002123 | 
| 颗粒名称: | (二)邢台粮库遗址商文化的地方特色 | 
| 分类号: | K878 | 
| 页数: | 1 | 
| 页码: | 281 |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邢台粮库遗址先商时期的文化遗存与豫北冀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下七垣文化基本相同,没有大的差异。到中商时期,总的文化特征虽仍可归入豫北冀南地区的曹演庄类型⑤,但其地方特色已经表现得较为明显。如常见G型深腹盆在颈、腹之间加饰一周附加堆纹,ⅢT16④B:3和ⅢT25⑤:1高体筒形鬲也非中原地区中商文化类型中常见的器类,可能与受北方地区同时期文化影响有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作“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读史方舆经要》卷十记载:“恒山……在真定府定州曲阳县西北百四十里,互保定府以西及山西大同府东境。”这些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的结果完全相符,基本证实了商代末年王畿的北界至少已到达邢台地区。 | 
| 关键词: | 邢台市 粮库遗址 文化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