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
唯一号: | 030720020220002101 |
颗粒名称: | 2.窑址 |
分类号: | K878.5 |
页数: | 3 |
页码: | 254-256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窑室被第2层明清时期地层所破坏,所余仅有0.25 米左右高。窑室大致呈圆形,直径为1.44米,在窑室的最北端有一向外突出的烟道,平面呈圆角方形,长0.4米,宽0.35米。窑室四壁均有手抹的草拌泥,并被火烧成红色或红褐色墙皮。窑室地面偏北部分平坦整齐,不见火眼。火眼都集中分布于窑室的南部,由于窑室南部被破坏严重,无法知晓火眼有多少,现仅依残留痕迹判断,应不少于五个,中间一个平面呈圆角方形,其东、西两侧各有两个南北狭长略呈椭圆形的火眼。火膛被破坏严重,基本形状已无法分辨,但可确知其位置在窑室南侧火眼之下,高约0.85米。 |
关键词: | 隋唐时期 文化遗迹 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