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陶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97
颗粒名称: 5.陶文
分类号: K876.3
页数: 6
页码: 240-2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汉魏时期地层的少数单位中,发现不少的陶文遗存。部分陶文字迹不清,大部分都清晰可辨。
关键词: 汉魏两晋时期 文化遗物 陶文

内容

在汉魏时期地层的少数单位中,发现不少的陶文遗存。部分陶文字迹不清,大部分都清晰可辨。
  从可辨陶文看,以两字铭者为多。其中,铭“胡年”者最多,共有3件,有ⅡH27:3(图二〇九,1)、I T75②:3(图二〇九,2)和I T75②:2(图二〇九,3)。此外,还有一件字迹不清,疑亦为“胡年”铭。
  “使懇”铭者有2件。分别为I T13②b:1(图二〇九,4)和I T19②:2(图二〇九,5)。
  其他的两字铭陶文皆只有1件,共有十四种:有“王史”I T73②:1(图二〇九,6)、“奉事”I T55②:2(图二一〇,1)、“〓咎”I T55②:1(图二一〇,2)、“史口”(后一字下泐,疑为“众”字)I T15②:1(图二一〇,3)、“口宝”ⅢT4②:1(图二一〇,4)、“张官”(此为半通印,应是秦或西汉初年遗物)ⅢG1:1(图二一〇,5)、“口牛”I T55②:3(图二一〇,6)、“〓盪”(“〓”字古玺中多见,如〓见《尊古齋古玺集林》)I T75②:4(图二一一,1)、“奉曰”I J9:4(图二一一,2)、“口懇”I T19②:3(图二一一,3)、“奉群”I H159:1(图二一一,4)、“长质”I H8:1(图二一一,5)、“陞长”I T19②:1(图二一一,6)、“陞被”I J9:3(图二一二,1)。
  另外,还有一些字迹不太清晰的两字铭,今把其疑似字列于此,可供参考:“瓦〓”I T14②b:1(图二一二,2)。
  除以上两字铭外,还有四、三、一字铭者。
  四字铭者只有1件,如“公自巾立趑”(公帥合文,作〓,〓当为〓〈币即帥变体>,“〓”疑为公省形。战国玺印中有“公孫”作〓,见《齐鲁古印据》。趑,原字似从是从欠,应隶定作“〓”)ⅠJ9∶2 (图二一二,3)。
  三字铭者有2件,如“公帥关” ⅡT67②b∶3 (图二一二,4), “口〓口” ⅠT13②b∶2 (图二一二,5)。
  一字铭者有∶ⅠT67②b∶2,疑为“遷(迁)”,隶定似可作“〓”(图二一二,6); Ⅰ J9∶ 1,隶定为“〓”(图二一二,7); Ⅰ H159∶2,为“信”字(图二一二,8)。
  另还有一些字迹十分不清,无法辨识。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