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墓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48
颗粒名称: (三)墓葬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86-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仅有一座墓葬,编号I M38。位于I T59探方的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和生土。墓坑口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室,内填五花夯土。有棺无椁,熟土二层台。有长方形腰坑,腰坑随葬一条狗,狗头朝北略偏东,与墓主人的方向完全一致。墓主人仰身直肢,两手肢骨似交错于盆骨处,与殷墟墓葬习俗相同。骨骼腐朽严重,大部分骨头已成粉状。从多牙齿和股骨臼判断,应是一成年人。骨盆已朽,耻骨无存,不易判断性别,从骨骼的粗壮程度推测可能是男性。随葬品较少,一件夹砂灰陶鬲,置于墓主人头前二层台上,编号I M38:1;另有一件贝,含于墓主人口中,编号I M38:2。此外,还有一件残石器,出土于墓葬填土中,为改制器,编号为I M38:3。
关键词: 中商时期 文化遗迹 墓葬

内容

仅有一座墓葬,编号I M38。
  位于I T59探方的南部。开口于第3层下,打破第4层和生土。
  墓坑口呈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室,内填五花夯土。有棺无椁,熟土二层台。有长方形腰坑,腰坑随葬一条狗,狗头朝北略偏东,与墓主人的方向完全一致。墓葬方向为北偏东2度。墓口距地表深0.4米,距墓室底1.47米;墓口长2.33米,宽1.04米;二层台北宽0.16米、东宽0.1 6~0.24米、南宽0.3 1米、西宽0.28米,高0.2米;腰坑长0.61米,宽0.34米,深0.14米(图九二)。
  墓主人仰身直肢,两手肢骨似交错于盆骨处,与殷墟墓葬习俗相同。骨骼腐朽严重,大部分骨头已成粉状。从多牙齿和股骨臼判断,应是一成年人。骨盆已朽,耻骨无存,不易判断性别,从骨骼的粗壮程度推测可能是男性。
  随葬品较少,一件夹砂灰陶鬲,置于墓主人头前二层台上,编号I M38:1;另有一件贝,含于墓主人口中,编号I M38:2。此外,还有一件残石器,出土于墓葬填土中,为改制器,编号为I M38:3(图九三)。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