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遗迹Ⅰ H26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2035
颗粒名称: 中商遗迹Ⅰ H26
分类号: K878
页数: 3
页码: 65-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位于I T20西部,大部分在本发掘区西侧外,未能发掘完整。本灰坑开口于I T20③下,被同层开口的I H2打破,同时又打破I H89和生土层。该坑口呈不规则长条形,南北长4米,东西至少宽1.7米;坑底近直,北部斜收较甚,坑底南北长4米,东西为1.2米。坑中填土为多层颜色各异的灰色土和褐色土相间堆积而成,土质疏松,含水量小,砂性大。从整个发掘工地来看,包含青膏泥土的遗迹单位较多,它们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制陶有关。填土中出土大量夹砂灰陶片,多数可能为鬲的残片。可辨器形较简单,有鬲、豆、盆、罐等。
关键词: 中商时期 文化遗迹 灰坑

内容

位于I T20西部,大部分在本发掘区西侧外,未能发掘完整。本灰坑开口于I T20③下,被同层开口的I H2打破,同时又打破I H89和生土层。该坑口呈不规则长条形,南北长4米,东西至少宽1.7米;坑底近直,北部斜收较甚,坑底南北长4米,东西为1.2米(图六七)。
  坑中填土为多层颜色各异的灰色土和褐色土相间堆积而成,土质疏松,含水量小,砂性大。除夹杂有木炭屑和烧土粒外, 近坑底部的填土中有部分青膏泥土。从整个发掘工地来看,包含青膏泥土的遗迹单位较多,它们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制陶有关。
  填土中出土大量夹砂灰陶片,多数可能为鬲的残片。可辨器形较简单,有鬲、豆、盆、罐等(图六八)。

知识出处

邢台粮库遗址

《邢台粮库遗址》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系统分布了邢台粮库遗址的发掘成果,客观全面地综述了该遗址先商、中商、晚商时期的遗迹、遗物。对于研究邢台地区商文明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资料,此外还介绍了该遗址发现的汉、唐、宋、元至明清各阶段墓葬的发掘新收获。这批科学发掘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初步研究,将有利于解决豫北冀南地区考古学中的诸多问题。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