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雄宝殿与药师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330
颗粒名称: 6、大雄宝殿与药师佛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86-88
摘要: 本文讲述了从观音殿向后,可以看到一座大殿座落在高高的台基上,这就是大雄宝殿。这座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式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顶上还铺有斜长方格琉璃瓦图形,檐下有五踩斗拱。刘慧达在五十年代调查时,说此大殿为“七间四注顶大殿,殿内平面用减柱造,形制稍早,疑为明建”。在大雄宝殿的门口的西侧墙壁上有嘉靖年款重修药师宝殿的砖铭,上面记载:“重修药师宝殿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支菩萨嘉靖四年七月十九日立”。嘉靖四年,距今已有485年的历史。大雄宝殿供奉佛像三尊,从重修砖铭记载,我们得知在明清时期,大雄宝殿殿堂供奉为“西方三圣”。正因为如此,药师如来受到广大群众的供奉和欢迎。
关键词: 大雄宝殿 药师佛 寺庙

内容

从观音殿向后,可以看到一座大殿座落在高高的台基上,这就是大雄宝殿。这座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歇山式绿琉璃瓦顶,黄琉璃瓦剪边。顶上还铺有斜长方格琉璃瓦图形,檐下有五踩斗拱。刘慧达在五十年代调查时,说此大殿为“七间四注顶大殿,殿内平面用减柱造,形制稍早,疑为明建”(刘慧达《河北邢台地上文物调查记》1963年《文物》第五期)。在大雄宝殿的门口的西侧墙壁上有嘉靖年款重修药师宝殿的砖铭,上面记载:“重修药师宝殿南无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支菩萨嘉靖四年七月十九日立”。嘉靖四年(1525),距今已有485年的历史。
  大雄宝殿供奉佛像三尊,从重修砖铭记载,我们得知在明清时期,大雄宝殿殿堂供奉为“西方三圣”。西方三圣也叫阿弥陀三尊,即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和观世音菩萨。
  关于药师如来。《药师经》中说药师如来在成佛时曾发下十二大誓愿,这十二大愿是:第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第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第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第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第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之愿。第八,转女成男之愿。第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第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愿。从愿中可以看到药师佛发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愿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治无明痼疾,令众生身心安乐。据说信奉药师佛能够治百病,解除各种顽疾苦痛。正因为如此,药师如来受到广大群众的供奉和欢迎。
  在大雄宝殿的两侧有配殿和东西厢房附属建筑。据最后一位寺僧回忆说,东侧为伽蓝殿,供守护伽蓝土地之神像,古时又称土地堂。
  大殿西侧为祖师堂,奉达摩和本寺开山祖师。
  大雄宝殿后有佛阁护国仁法堂,法堂亦称讲堂,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在寺院中为仅次于佛殿的主要建筑,一般位于佛殿之后。
  法堂之建,始于晋道安、昙翼于上明东寺所造(《六学僧传·隋罗云传》)。唐百丈创制《清规》,不立佛殿,唯树法堂,则尤加重视。法堂之内应有佛像、法座、罘罳法被或板屏及钟鼓等。《释氏要览》下“佛堂置佛像”项下引《大法炬陀罗尼经》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刹女常来惑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花供养,勿令断绝。”法座亦称狮子座,于堂中设立高台,中置坐椅,名曲盝床(略称曲盝)。法座之后设罘罳法被(今多设板屏),或挂狮子图以象征佛之说法。曲盝之前置讲台,供小佛坐像,下设香案,供置香花。两侧列置听席等。左钟右鼓,上堂说法时鸣之。
  法堂的后面有丈室,即指佛教寺院住持方丈的住所。在禅宗寺院中,方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丈室多位于寺院中轴线的北端。

知识出处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千年古刹——邢台大开元寺》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文讲述了《邢台大开元寺》为国内第一部研究邢台大开元寺的著作。作者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献资料,就开元寺历史延着发展的轨迹展开,系统性、通俗性对邢台的佛教文化流源,唐及宋金时期的邢州开元寺文化、元代大开元寺、明清顺德府开元寺和历史进程中的寺内各时代建筑遗留、重要的高僧大德、文化名人、古寺传说以及开元寺的修复建设——进行论述。以真实、科学的方法对邢台大开元寺的历史贡献进行定位,尤其是对中原禅宗文化和邢台曹洞宗历史的研究,进一步肯定邢台大开元寺对中国佛教文化发展的贡献。本书采用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编写方式,是广大文物工作者、佛教人士及大中专学生了解邢台佛教文化的优选书。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