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娱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1222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娱乐
分类号: G898
页数: 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邢台县娱乐风俗。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分乡艺、游戏两种。乡艺见文化编,兹不赘述。游戏形式有数十种,如碰拐、跳绳、踢健子、滚铁环、搁四丁、下六丁、三六九、狼吃羊、打秋千、抽陀螺、摔跟头、打棍儿、跳马、跳方城、滑滴溜(滑雪)、打水漂、弹玻璃球、打瓦、举砘子等。
关键词: 邢台县 娱乐 民俗

内容

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分乡艺、游戏两种。乡艺见文化编,兹不赘述。游戏形式有数十种,如碰拐、跳绳、踢健子、滚铁环、搁四丁、下六丁、三六九、狼吃羊、打秋千、抽陀螺、摔跟头、打棍儿、跳马、跳方城、滑滴溜(滑雪)、打水漂、弹玻璃球、打瓦、举砘子等。摘要介绍于下。
  一、碰拐
  双手扳起一条蜷起的腿,另一条腿弹跳着行动,与对方对撞。松开手、双腿着地者或倒下者为败。多在冬天玩耍,分双人赛、淘汰赛、擂台赛、团体赛等。团体以家族、街坊、友好等为伍。
  二、搁四丁
  与下六丁、三六九、狼吃羊等,均是一种以石子为玩具的游戏。随意在地上划一尺许正方形,内分九个方格,是为“棋”盘。双方各执四粒颜色相异的石子,在各自的起步线一先一后轮流走步,以两粒石子逼住对方的一粒为“吃掉”。看似简单,若取胜也须煞费苦心。
  三、抽陀螺
  陀螺俗称“牛”。形状略似海螺.通常用木头制成,下面镶铁砂。玩时用布条拴成的鞭子缠绕陀螺,用力抽动使其直立旋转。有的用铁皮制成,利用发条之弹力旋转。该游戏可对赛,以滴溜制做精致、表面图案艳丽、旋转时间长久者为胜。
  四、打棍儿
  将一两头削尖的尺许木棍放在地上,手执另一木棍击其一端,使其弹跳。在一瞬间,再狠击一棍,使其向远处飞去。竞赛时,以木棍飞得远者为胜。
  五、跳马
  一人双手扶膝弯腰为“马”,另一人助跑后扶其臀部一跃而过。跳马人触动“马”头或将“马”撞倒为犯规,输者必须弯腰当“马”,让原当“马”的人来跳。以成功率高者为胜。
  六、跳方城
  随地划一丈许长方形,内分双排八个方格为城。玩者背对方城,将一石片抛进第一格内,而后一只腿弹跳,将石片依次踢进第八格,再从第二格、第三格重新做起。之后双手捂眼,双脚起跳,依次跳过八个方格,脚踩线或石片压线者均为犯规,取消该轮比赛资格。以完整地做完一系列动作为胜。
  七、打瓦
  将一尺许扁片石块竖起为瓦,离瓦丈余划一横线,人立于线外,手执巴掌大小扁片石块,或从胯下或从背后,将石块向“瓦”投去,在规定的次数中,以打倒“瓦”的次数多少分胜负。
  八、举砘子
  其实是一种举重活动。一根二尺余长、手腕粗的圆木串起两个或三个二寸宽的圆形石头,俗称碗子(是播种复土后用来镇压保墙的农具),以举起次数多或时间长久为胜。力气大者也有举轧场用的石滚的,也有举排子车下脚的。
  游戏是人们业余生活之需要。旧时因条件所限,只得因陋就简。如今,新的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已大为改观,故上述传统游戏已不多见,有的已绝迹。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