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良种引进与选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邢台县志》 图书
唯一号: 030720020220000320
颗粒名称: 一、良种引进与选育
分类号: S722
页数: 5
页码: 177-181
摘要: 本文介绍了邢台县良种引进与选育:主要优良乡土树种有:栓皮栎、槲栎、蒙古栎、侧柏、家榆、臭椿、国槐、小叶杨、旱柳、毛白杨(大叶杨)、栾树、揪树、中国泡桐、苦楝、黄檀等2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从外地引进树种40多种。果树品种有34种。其中,中国苹果有沙果、槟子、绵苹果,梨有秋梨、安梨、鸭梨、屯子梨、香椿梨、马蹄黄梨、复梨、兔头梨、狗头梨、平梨、土纯梨、红霄梨、酸梨,桃有五月鲜、六月白、秋桃、红鸭嘴,板栗有大明栗、红油皮栗、墨油皮栗、毛栗,核桃有绵核桃、夹核桃,柿子有大台柿、小台柿、火柿、绵柿、牛心柿、黑柿,大枣有大紫枣,铃枣,杏有麦黄杏、关爷脸、小巴旦,花椒有秋椒,狗椒。这些品种中有以王村秋梨、香椿梨,徐村五月鲜桃,黑垴、折户的绵柿、牛心柿,八方的关爷脸杏,柏山的秋椒为本县乡土优良品种,享有盛誉。相传王村的鸭梨、黑垴的牛心柿曾为“贡品”,但因管理较差,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
关键词: 邢台县 林业 良种繁殖

内容

1.用材林树种:
  本县主要优良乡土树种有:栓皮栎、槲栎、蒙古栎、侧柏、家榆、臭椿、国槐、小叶杨、旱柳、毛白杨(大叶杨)、栾树、揪树、中国泡桐、苦楝、黄檀等20余种。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从外地引进树种40多种。1951年河北省南沙河沙荒造林局引进油松在白云山直播成功后,在中山区普遍推广。南沙河沙荒造林局引进速生用材林树种——刺槐试栽成功后,在全县大面积营造。1971年平原农村干部到河南省兰考县等地参观学习粮桐间作,引进泡桐模系,进行根插无性繁殖苗木,在全县大量栽植,成为绿化四旁的优质速生用材林树种之一。同时,还引进北京杨、大官杨插条繁殖,在全县大面积推广。但至80年代,该树种病虫害严重,成材率低,生长不良,逐年退化,到80年代末已基本淘汰。
  在引进优良速生用材林树种的同时,还从本县乡土树种中选出优树种7个,计有国槐、白榆、毛白杨、小叶杨、栓皮栎、木橑、栾树。
  2.果树品种:
  本县果树品种有34种。其中,中国苹果有沙果、槟子、绵苹果,梨有秋梨、安梨、鸭梨、屯子梨、香椿梨、马蹄黄梨、复梨、兔头梨、狗头梨、平梨、土纯梨、红霄梨、酸梨,桃有五月鲜、六月白、秋桃、红鸭嘴,板栗有大明栗、红油皮栗、墨油皮栗、毛栗,核桃有绵核桃、夹核桃,柿子有大台柿、小台柿、火柿、绵柿、牛心柿、黑柿,大枣有大紫枣,铃枣,杏有麦黄杏、关爷脸、小巴旦,花椒有秋椒,狗椒。这些品种中有以王村秋梨、香椿梨,徐村五月鲜桃,黑垴、折户的绵柿、牛心柿,八方的关爷脸杏,柏山的秋椒为本县乡土优良品种,享有盛誉。相传王村的鸭梨、黑垴的牛心柿曾为“贡品”,但因管理较差,品种退化,产量低而不稳。
  本县从六十年代开始进行果树优良品种的选育。到1981年选育优株板栗5100株,核桃104棵,其中板栗39个单株和核桃25个单株进行了鉴定,前南峪三号板栗品质居全县第一位,参加了省优种板栗决选实验,并在遵化、青龙、宽城、迁西等县嫁接、进行四年对比实验,结果很好。
  板栗是本县重要果树资源。1978年河北省昌黎果研所王金章与县林业局协作,在前南峪建立起太行山第一个板栗品种择选圃,拥有全国各省优种103个单系,还建立了1100株的种穗繁殖圃。通过连续五年栽培观察,找到了比较优质高产的16个品系。1981年又在该村东沟建起了河北省23个优种板栗前南峪决选圃。其中,在邢台县表现最好的是前南峪3号、后汉庄20号、杨家峪3113、西沟7号、2399等五个品种。
  1956年开始引进优良品种。截止1988年末,全县共引进果树新品种120种。

知识出处

邢台县志

《邢台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邢台县有史料记载以来至1988年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邢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