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宁河县民俗冬至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1050
专题名称:
宁河县民俗冬至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20/001
起始页:
T00039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认识是:阴极之至,阳气始段,当地人常说的“进九”。我县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的说法。《宁河县志》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中记载:“冬至”不贺节,食馄饨,以象子半之义。小儿放学一日,与官衙放假同。在古代冬至这一天学生放假,有拜师、宴请“隆师”的节俗。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冬至吃饺子习俗传承至今,饺子最开始叫“馄饨”,因为古代的饺子是连汤一块吃,所以叫“馄饨”。南北朝北齐人颜之推《文集·家训》曰“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之。”偃月,即半月,是说当时馄饨的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形状一样。宁河当地习俗认为,冬至这天食饺子可以不冻坏耳朵。 “冬至”节令民间歌谣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