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宁河县民俗端午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1040
专题名称:
宁河县民俗端午节
其他名称:
五月当五;五月节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20/001
起始页:
T00036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当五”、“五月节”。在本地民俗观念中,五月初五是不吉利的日子,所以人们要请钟馗驱鬼除瘟,使人在春末夏初的转变时期不会染上瘟疫。过节时,家家包粽子(粽子是以粘米、枣、豆馅,用芦苇叶包成的尖角形食品),互相馈送。户户张贴“符箓”(道士画的驱鬼神的符号)、悬挂钟馗画像,以驱鬼避邪,保家宅平安,无灾无祸。院门两旁插上“艾草”。用红纸剪成葫芦形贴在门上,表示能捉“五毒”。另外,还要给小孩腰间或脖子上挂一个红布缝制的小葫芦或小荷包,内装花椒、柳蒿籽等物,意在避瘟消灾。还有用雄黄酒涂在小孩的额头上或洒在房间一角,以驱“五毒”(蛇、蝎、蜈蚣、蟾蜍和壁虎)。也有在清晨给孩子吃鸡蛋,意在防止生疮。墙上也贴纸符,只是一把剪刀夹住一条蝎子。这些都是为了避瘟。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