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海作寿习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唯一号: 021934020230000986
专题名称: 七里海作寿习俗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T00290_00.pdf
专题类型: 民俗文化

专题描述

作寿:旧时寿诞礼,先要布置寿堂,寿堂大都设在堂屋。摆寿烛,悬挂亲友赠送的寿幛,张灯结彩,布置一新。届时,作寿之人被称为“寿星佬儿”,穿戴一新,端坐在寿堂正中的上座,接受儿孙等小辈家人的贺拜。儿孙等家人要依辈分次序叩头行礼。然后,亲朋好友们陆续随来随拜。寿星佬儿在受礼时,凡有未成年小孩儿,他都要给赏钱。寿筵是寿礼的重要一环,主家往往大开宴席,款待来客。筵席上讲究饭莱丰满实惠,多为鸡、鸭、鱼、肉、海鲜,但必有捞面,俗称“长寿面”。当地流传寿诞的前日家人要吃饺子,称之“催生的饺子落生的面”。寿诞日,有钱的大户人家还要请戏班子在庭院中或本村戏台上唱堂会庆贺。旧时,有“六十六不死掉块肉”之说,故人们十分重视66岁生日之作寿。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时至今日,民间仍有沿袭此俗现象,多以买6斤6两上好的生肉代之,但讲究已不甚严格。

知识出处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一辑)》

《七里海文史集》一书,从概述、自然生成与演化、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区域经济、社会事业、民俗文化、革命史事件、人物、大事记、传说选等11个方面,详细描述了七里海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详实,堪称七里海的“小百科”。通过该书,读者可以生动触摸到七里海厚重的历史底蕴,可以真切感受到七里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区域发展的勃勃生机,不禁使人犹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与不辱使命的责任感。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