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文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唯一号: 021930020230002260
人物姓名: 王书文
人物异名: 原名:张民义
文件路径: 0219/01/object/PDF/021910020230000011/001
起始页: T00383_00.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17
卒年: 1944
籍贯: 山东

传略

王书文(1917—1944),原名张民义,山东人(一说石家庄高邑人)。粗通文化,当过长工。1943年夏奉晋察冀13地委之命到宁河蓟运河西部开辟抗日游击区。与寒松、佐天、马良等经过几个月艰苦努力,于7月成立武宝宁联合县办事处,同时成立中共武宝宁工作委员会,任工委书记。与办事处寒松决定将开辟区域划分为3个区(不久又成立第四区),分别任命区委书记、区长和助理。工委和办事处建立后,执行两面政策,利用各村保甲组织形式,试行办事员(亦称村干)制度,由办事员统一组织和管理本村的各项抗日事宜,并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党的组织。发展群众武装,将武装斗争作为开辟游击区、建党建政的根本保障。1943年9月至11月,武宝宁联合县所属抗日武装,遵循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以机动灵活的斗争方式,向日伪军展开多次进攻,仅11月梁家沽一次战斗,即歼灭日伪军150余名。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使武宝宁抗日武装声威大振。1943年12月乐善庄惨案发生后,根据地委指示,发动群众开展“砸大乡”运动,全县除少数几个乡公所,四台子、造甲城、淮淀、俵口等伪大乡全被砸掉,一批死心塌地投靠日军的汉奸分子被除,极大地震慑了敌人,迫使离芦台镇较近的北涧沽等伪大乡纷纷撤到芦台,一些两面村政权开始转化为抗日的一面政权,武宝宁的抗日工作出现新局面。1944年7月19日早晨,正在宝坻李贤庄召开区委书记会议,被日伪军数百人包围,带领大家突围时在村边被敌发现。掩护4区区委书记高朋、2区区委书记鲁民等人进入青纱帐后,自己却被敌人紧紧追赶至樊庄。情急中,将文件包交给通讯员王永祥,向敌人射击掩护其撤退,身重数弹牺牲。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