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选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147
颗粒名称: 征文选登
分类号: I269.7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通过家庭聊起衣食住行的话题,从住房变迁联想出幸福生活的感受。
关键词: 住房变迁 生活 文学

内容

我家聊起了衣食住行
  岳龙镇中学 安然
  “啊——祖国把我们暖在怀抱里……”唱着《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的这首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现在我们条件多么好啊!
  虽然我是90后的学生,并不知道改革开放前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但是我从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那儿了解了许多,也知道了许多。
  “奶奶,您说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处啊?”我搀扶着奶奶坐在椅子上,奶奶高兴的说:“好孙女,来,我给你讲讲。你看,你现在穿的衣服多漂亮啊,都是好布料,穿在身上多舒服啊,可不像我们那个时候,衣服的颜色只有两三种,能保暖就不错了。现在咱们村就有卖服装的,你想什么时候买就什么时候买,在那个时候,每年给点儿粮票,买完布自己做,过年的时候啊,有件新衣服穿让孩子高兴好几天呢!”“奶奶,那么我们现在多幸福啊,农村的条件都这么好了!”
  爷爷忍不住了,赶紧凑过来说:“你奶奶说的没错,不仅穿是这样,而且吃的变化更大,那个时候吃高粱面,玉米面都吃不着几回,更别说大米白面了。“那么吃什么菜啊!”奶奶听了说:“菜?呵呵……那时候哪儿有什么菜啊,只吃野菜、咸菜,所以啊!那时候的人大都身体不好,咱们村大多数人家都吃不饱呢!看看现在,每顿饭三四个菜,每天吃大米饭,大馒头,哪顿吃不饱吃不好啊?”爷爷看了奶奶一眼说:听我说,现在咱们村又盖起了大棚,种上了好多蔬菜,每家每户都收入不少啊!还有,种庄稼都使机器了,让老百姓少受不少累!看!今年的粮食还得提高。”“爷爷,原来的粮食产多少啊?”我又问。“原来种的玉米每亩收500至600斤,现在可不同了,每亩收1500多斤呢!增长3倍呢!”
  “爸,你们说什么呢?”爸爸和和妈妈走了进来。“你闺女问改革开放有什么变化,我给她讲讲。”噢,闺女,来,我跟你说说。改革开放改善了人们“住”的条件。你看现在咱们村都盖起了大瓦房,一家比一家条件好,你看公路旁边还有盖小洋楼的呢。看现在,你一定不知道我们那时候住的什么样的房子吧!”“不知道。”妈妈也高兴的说:“那时候,咱们家住的是用土坯和茅草建成的房子,一点也不结实。”“啊?那种房子可以住人吗?”“可不是嘛,可那个时候不是穷吗,现在好啦,咱们盖上了漂亮、结实的大房子,住起来多舒服啊!家用电器也有了,你看咱们家的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都有了,比起以前那种夏天热了用蒲扇扇,只能在外面看电影,洗衣服用手洗的日子好了百倍,这才叫做小康社会啊!”爸爸的表情变得异常兴奋。
  “还有,咱们的出行也比那时方便多了,”妈妈又接着说,“那时都没有马路,全是土路,下雨后都没有办法出门,只能在家里呆着,而且房子还漏雨,让人心里不踏实。现在好了,去哪儿都走公路,很是方便。”爸爸在旁边不断的点头,妈妈又接着说:“闺女,你看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自行车,电动车,有的人家还开上了小汽车,出行就更便利了。以前如果去丰台,还得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现在骑电动车几十分钟就能到那儿。”
  “变化这么大啊!”“没错,”爸爸说,“所以,你得珍惜现在的生活啊!”“我知道了。”“好了,咱们吃饭吧!”妈妈说。在饭桌上,见妹妹只吃野菜,于是我问她:“鱼、肉都有,你怎么吃那苦野菜啊?”“鱼肉我都吃够了!”妹妹的话让我目瞪口呆,奶奶说:“是啊,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吃好的,都吃腻了,现在的野菜吃起来挺有味,为什么当初我不觉得呢?”“现在讲究粗细粮搭配嘛,总吃好的东西也不行啊!”爷爷说。我也笑了:“这叫做营养均衡”“没错!”妹妹高兴地说。
  我心里的钟声敲响了:这都是改革开放为我们农村带来了好处,我一定珍惜现在的生活,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由住房变迁联想我的幸福生活
  芦台中学 刘津玉
  看到假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题目,这个年纪的我还真有点发懵,关于改革开放脑子里只记得有这么一首歌: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崛起座座金山。想着想着就哼出来,哼了半天也不知道写些什么。
  于是,去问妈妈,3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被老妈知道要写征文,她笑得我都想哭了,”改革开放30年,又不是改革开放前30年,写写自己的幸福生活就好了呀。”一语惊醒梦中人。
  18年前的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听老人家讲,那时期差不多居民家庭大多住在不足40平米的小房子里,家中没有厕所,自来水也不能保障24小时供水。夏天没有空调家家都是用电扇吹走房间的热气,或者是几家人一起聚集到室外树阴下拿蒲扇扇风纳凉。冬天要靠蜂窝煤燃放的热量进行取暖,由于人均住房面积只有10多平米,所以两代人同居一室的现象较为普遍,1990年,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呱呱地来到了人间,那个只有一个房间的房子里,留下了我冬春夏秋的记忆,昏黄灯光下的手影,还有那个蹲在地上的我稚嫩的脸。
  上小学之前,我们搬家了,小小的我带着大大的兴奋,来到新家。很通俗的是:每个搬了新家的小女孩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房间,我也不例外,尽管没有很华丽的装潢,但也会满足,毕竟那是一片自己的天地嘛,新家有60多个平方,算算人均有20多个平方了,大了一倍啊,在这个家里,一直从小学到初中足足10年,在这10年里,套用赵本山的一句话叫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生活水平蹭蹭的往上窜有时会去艺术的殿堂转两圈,精神文化生活有了,寒暑假会出门旅游旅游,闲暇时间多了,门外那条脏乱差的马路被拓宽,生活环境变了,影响生活的主要因素都往好的方向发展,算是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水平了吧。
  不知不觉上了高中,房市一路飙升,经过家人一段时间的积蓄努力,我们家又从幸福花园买了房子。全部装修完毕后又在我生日后的第二天全家高高兴兴的搬了家。房子很大地板采暖,24小时供冷热水,卫生间有淋浴设备,每个房间都安装了空调,足足有一百多个平方啊,人均30多个平方。突然又想到了10年前,在那个不足40平方的小房子里会有人想到今天这样的生活么?有闲钱可以炒股,有闲功夫可以出去旅游。一切像梦但却真实,我的房间里是爸妈精心挑选的玩具带有欧式风格精致到如同梦幻。第二天,看着日出的我在删削的路上不禁开心的想到:原来幸福离我这么近啊。
  时光荏苒,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悄悄的发生巨大的变化,跟着我家变化的还有中国这个大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发展直接反映到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豪无疑问。这条路是走对了。
  杜甫有诗云:“汉江春风起,冰霜昨夜除。”中国正走向一个无比光明的未来,即使是年初的冰雪灾难,还是“藏独”动乱以及“5.12”四川汶川的大地震,都无法动摇这个凝聚了13亿人的可爱中国。透视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明显阶段性成效,使我深切感受到,科学发展观的有力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突出优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物质保证,民族凝聚力不断提升的强大力量,这一切都为争夺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抗震救灾的检验,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进一步印证。相信改革开放后的40年,50年,中国会更好。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