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七里海》 期刊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4081
颗粒名称: 夏荷
分类号: I267
页数: 1
页码: 72
摘要: 《夏荷》是赵莉艳所作刊登于2007年第四期《七里海》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散文 季刊 《七里海》

内容

小时候我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家在乡下,村子外有一个很大的荷塘,一到夏天,一池荷叶看不到尽头;村子里有位大我几岁的夏荷姐姐,我喜欢陪着她撑小木船到达荷花深处。荷花深处,荷叶簇拥,厚重浑圆,青翠欲滴;朵朵荷花亭亭玉立,粉荷艳美,白荷洁腻,含苞者娇羞欲语,怒放者潇洒舒展。当一阵微风拂过,荷叶上的水珠便纷纷滚动,荷风送来阵阵幽香,沁人肺腑,令人心旷神怡。
  夏荷从小就是个美人坯子。她说她出生在夏天,妈妈生她那个夜晚梦见一塘粉色的荷花开了,于是她有了这美丽的名字。她确实很美,清纯,像一朵带露的荷花。
  夏荷喜欢荷花,全村人都知道。从她那里我知晓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懂得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发愣地望着她,我痴痴的说:“姐姐是荷花妖吧?”
  “去你的,小屁孩瞎想啥!”咯咯咯甜脆的笑声洒在荷叶上,洒在荷花上,洒在池塘里。那夏天就这样悄悄地走掉了。
  又迎来一个夏天。在这个夏天里,我迎来了14岁的生日。
  夏荷姐姐似乎很忙,再也没叫我一起去荷塘。
  “夏荷这丫头不正道,勾搭了村南头放蜂的汉子,他们大白天就干那事……”,隔壁婶婶说。
  原来荷花恋爱了。我没来由地有点酸。那男人我偷偷地去看过,个子不很高,但是白净得很,典型的南方人。身上的衣服总是白色的,如月光。我讨厌那白,刻骨铭心地讨厌。从那以后我讨厌月光。
  夏天,孩子们大多爱玩水。被家人约束的我不会水,只能在池塘边芦苇深处找寻些鹳鹑蛋什么的,运气好还可以找鸭蛋、鹅蛋。
  午后,天很闷,村子里的狗把身体全放在地面上,打着蔫。我离开伙伴在荷塘深处寻找着。一阵粗粗的喘气声传来。我放轻脚步拨开芦苇-是夏荷。她躺在小小的船上,光着身子。那个放蜂男人伏在夏荷的身上,喘着粗气。夏荷的身体掩映在绿的荷叶和粉的荷花里,小船随他们晃动着,那池塘的水也掀起涟漪,一波波地荡漾开,连带着荷花也起来。夏荷的身体很白,乳房很白,白得耀眼,她把头挺向蓝天,闭着双眼,黑色的长发垂出小船,飘进水中,双手紧紧抓着放蜂男人的后背,深深地似乎要嵌到肉里。我捂着眼,跑开了。
  后来,夏荷家族的男人打了那个放蜂的,砸碎了许多蜂箱。那男人被迫离开。深夜有人看到放蜂男人在夏荷家的院墙外徘徊。夏荷被家人关了起来,门窗被严实地钉上。
  夏荷是在夜里跳窗跑的,据说是村里的小孩帮的忙。夏荷走时,什么也没带,只是把自己交给那个放蜂男人,去了南方。
  离开的那夜她穿着绿色的绸短裤,粉色对襟小袄;那个男人还是白色的衬衫,象月光。我看着他们离去,没流泪。夏荷说:“谢谢你,我会回来的。”
  那个夏天,一个少年的梦里多了些内容。像荷花湿漉漉地沉重,梦里有个模糊的影子,像躺在小船上光着身子的夏荷。
  那个夏天,我离开村庄后再没回去过。
  家乡的叔叔来我家,带了白白的莲藕。我装作随意地问起夏荷,叔叔说:“那丫头出息得很了,和那个放蜂的在南方建了个什么蜂蜜加工厂,我也说不好生产什么。有钱了,她爸爸妈妈也认了他们,有了一对女儿,花似了。”
  “像荷花那么美吗?”我唐突插话。
  “嗯,很漂亮!”叔叔倒是没感觉我的插话,“前些日子还回村商量在家乡投资办厂。对了,她还问起你呢,听说你上了大学,她很高兴。”
  不知道多久没做梦了,那夜我又做了梦。梦里夏荷还是那样漂亮,她把我抱在怀里,解开了那绿色小袄……突然惊醒,一头冷汗,睁着双眼,脑子里全是白色,像月光下的荷花,褪掉了白天的粉红,耀眼的盛夏荷花。

知识出处

七里海

《七里海》

《七里海》文学季刊共分为44期,刊物将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学艺术人才,繁荣地方文学创作,为宁河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服务。刊物突出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建设的亮点,宁河经济发展的窗口,文学创作者展示才华的平台。火热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莉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