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勤工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608
颗粒名称:
勤工俭学
分类号:
G635.1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该段落描述了农村小学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解决教学与办公费用的问题。校领导和老师们商讨后决定养母猪和兔子来增加收入。虽然个人无力购买动物,但通过向大队求援最终得到了支持。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劳动,种菜、喂猪等。最终,学校成功解决了开支问题,还扩建了教室。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自力更生
猪兔养殖
内容
学校由大队管理后,教学与办公费用是一大难题,特别是冬天,生炉子需要烟囱和煤,这是小学校最大的一项开支。当时大队也不富裕,怎么办?只有自力更生。校领导徐国玲老师组织全校老师一起商讨办法。单树生老师提议,咱们能不能养头母猪,再养些兔子。大家一听这个主意不错,这可是个来钱的好路子,当时农村几乎家家养猪,小猪仔很贵。说干就干,老师们和高年级的同学利用节假日垒好了兔窝和猪圈,可买猪买兔的钱又没有。那时,国办老师每月只开32元工资,民办老师只挣工分,所以个人拿不出钱来。没办法,还得去大队求援,最终大队给凑了钱卖了猪仔和小兔。学校里多了张嘴的活物,老师们更无闲时候了,节假日、课余时间和劳动课,老师要带学生挖野菜,打青草,给猪熬食。
终于猪要下仔了,单树生老师带领我们几位男老师轮流守候在猪窝旁。当时已值深秋,夜间天气很冷,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单老师身先士卒,当起了“接生婆”。第二天,老师和同学们看到那些活泼、可爱的小猪仔时,都高兴得不得了。
此后,我们师生又给冰棍厂削冰签,给生产队打牲口草等,还向大队要了一块地当作试验田。就这样,我们不仅解决了教学方面的各项开支,还置办了乒乓球案子及部分体育器械。大队书记李树廉,大队长王芝仪见学校有了起色也高兴了,他们操持在北村卧龙桥西面盖了4个教室,自此丰台北村小学有一点规模。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五集)》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宁河区的老人对于历史事件的记录与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述宽
责任者
徐国玲
相关人物
单树生
相关人物
李树廉
相关人物
王芝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