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图书 |
唯一号: | 021920020230003489 |
颗粒名称: | 离团工作 |
分类号: | K825.46 |
页数: | 2 |
页码: | 218-219 |
摘要: | 本文内容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评剧团的经历,包括演出、创作新剧目和演员的刻苦练习。1965年剧团开始精简人员,部分人员被分配到其他工厂,剩下的人员都编入“四清”工作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剧团人员回到县里闹革命,后来作者的父亲叫他和弟弟回老家。1970年作者被调回剧团,在《艳阳天》里饰演马之悦。1976年大地震后剧团精简人员,作者被分流到卫生局救护站开救护车,直到退休。虽然离开了剧团,但作者热爱戏剧表演的热情依旧,退休后依然活跃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 |
关键词: | 宁河县 评剧团 窦国山 |
本书内容描述了几位人物在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贡献。其中包括赵奎文参与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改变家乡面貌;李桂珍利用高粱秆做橱柜,感叹“天上的星星出全了”;陈洪霞在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担任不同职务;田华作为赤脚医生工作三十年,忘我工作,难忘乡情;张宗泽从小热爱艺术,进行根雕创作;陈大能在百货公司工作,见证其历史发展;张志忠参与地方武装工作,经历河道会战和河西会战;张国华回忆青纱帐、饮水塘和茶壶套等岁月;张如良从童年涂鸦开始,逐渐学习烙画;杨树森在后勤中学工作了许多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高树勋求学、回母校并育英才;张大勇在“三八”女子打井队工作,参与抗震救灾。冯继祥受父辈影响从事戏剧创作;窦国山在县剧团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