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百老话沧桑(第二集)》 图书 |
唯一号: | 021920020230003208 |
颗粒名称: | 上北楼 |
分类号: | K292.1 |
页数: | 4 |
页码: | 81-84 |
摘要: | 本文记述了1965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支由24人组成的工作队进驻北楼大队,经过半个多月时间选择了15个“根子”户和30名积极分子参加了三级干部会。他们根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发动群众,揭开了“阶级斗争”的盖子,掌握了大量所谓四不清问题。随后,他们对94名干部进行工作并封库封账。在清经济基本结束之前,他们组织干部群众进行“三定三允许”工作,对经济问题实行减、缓、免政策,并进行复议。接着开始清政治工作,先是动员大会,之后教育干部提高认识,和群众一道,把锋芒对准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他们的幕后人”,之后对他们开展了“说理斗争”。在斗争中,坚持要文斗,不要武斗,清政治与复议阶级成份、评定四类分子穿插进行。最后,他们进行了党的建设工作,并制定了劳动定额管理、财务管理、民主管理、干部工分补贴等规章制度。这样北楼村终于暂时稳定下来,开始了新的生产生活。 |
关键词: | 宁河县 王海臣 北楼 |
本书主要涉及一些人物和事件,包括驾机叛逃事件的真相,大杨庄旧事中的第一次群众大会和土改分田地,以及关于"五七大学"的始末等等。其中还有一些个人回忆,如王海臣回忆自己当"四清"工作队员的经历,姜文英的教师生涯,以及姜桂芝在地震中受伤后的治疗和工作经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