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麒家茔风水传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91
颗粒名称: 刘兆麒家茔风水传奇
分类号: I277.3
页数: 2
页码: 324-325
摘要: 《刘兆麒家茔风水传奇》是由董文儒、王绍礼口述,张天岐、王桂义整理的一个民间传说,讲述了刘兆麒是清初重臣,曾担任多个省份的军政要职。他的家族墓地位于丰台镇,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墓园,建筑包括关帝庙、守护墓人庐舍、横亘东西的土山、宽阔可容马车的围墙顶部以及各种石雕。
关键词: 宁河县 民间文学 传说

内容

刘兆麒(1629~1708)字瑞图,祖籍江苏沛县,明嘉靖年间其始祖刘信始迁居丰台。累任湖广巡抚、四川总督、浙闽总督、黑龙江水师总管等职,为清初重臣。康熙九年(1670)以总督辖浙江福建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挂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爵光禄大夫,官阶为从一品,一时达于仕宦生涯的巅峰。康熙四十七年(1708)六月,病逝于乡,终年80岁,葬于丰台祖茔。
  刘兆麒家族墓地坐落在丰台镇丰乐桥以西三百米处。该墓地建筑宏伟壮观,是一座面积近百亩的长方形墓园。墓园地势北高南低,东部园内建有关帝庙、外有小河环绕,墓园西侧有守护墓人庐舍,北端是一带横亘东西的土山,略呈拱形,山上松柏繁茂,南端筑有一道东西向的高墙,围墙顶部宽阔可容马车通过。墓园围墙由青砖砌成,中间砸三合土,顶端用白灰灌注,坚固异常。墓园南部围墙正中是一对两三丈宽的对扇大门,门外两侧摆放着石狮一对,门前竖立着两根旗杆,顶端悬挂着木斗。石门里边是一个石牌坊,左右分别矗立着两块华表,其汉白玉柱通体雕琢,精细华美,顶端蹲坐一昂首向天的石兽“望天吼”。向北是一条笔直宽广的神道,神道两侧由南至北依次排列两两相对应的石骆驼、石马、石羊、石狻猊和执笏的石制官员等。再往里面不远处有一座巨型石制祭台,约有一间房大小,祭台的前下方摆放着石供桌,上有石香炉、石鼎、石制酒具。祭坛左右各有大型神道碑一通,碑基是雕刻的巨大赑屃,碑身的两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的碑文。再往里,摆放的是汉白玉雕制的石桌,上面摆放着汉白玉的石瓶、石罐、石盘、石碗、石盆等,将整个墓地烘托得庄严肃穆,气势恢宏。
  据说刘兆麒家族墓地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相传,每到午夜子时,由南大街方向就出现一队小人小马抬着几顶小轿,一路上吹吹打打伴着管弦合奏的声音,由远而近,通过落凤桥一直向墓地而去,进入墓园到了祭台处人马就不见了,声音也停止了,夜夜如此。据说,音乐一过神道,两侧的石兽就都活了,曾经有石马、石羊活了跑到坟地以外的麦地里啃麦子被人割去耳朵的传说。
  关于这块风水宝地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据说刘家发家多亏是一位风水先生看得好风水宝地。传说很久以前,这块风水宝地看得相当好,刘家还要出八九个大官呢!有一天,从西南来了两个人,一老一少。老的道家打扮,仙风道骨;小的道童装束,气度不凡,来到刘家坟前。老者四处一看,惊叫一声“呀”,这地乃虎豹之地,将相层出不穷,必有贵人出现。刘家人一听,连忙禀报了东家,刘巡抚的先人听说有此异人,连忙将师徒二人请到家中,好酒好菜尊为上宾。风水先生对他说:“如果刘家日后发迹,不要把我忘了。要对我师徒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养老送终。”刘家人答应了,于是师徒便在刘家住下,养足精神后,先到地里做实地考察,辨认风水的来龙去脉,选择藏风纳气之所。运用慧眼给刘家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并亲自绘图设计,规划墓地修筑方案。因为这次将风水看绝有泄露天机之嫌,老者为此看瞎了自己的双眼。果然在数年后,刘家出了一位封疆大吏一品大员的兵部尚书。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董文儒
责任者
王绍礼
责任者
张天岐
责任者
王桂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