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四、祖先信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3060
颗粒名称:
四、祖先信仰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
页码:
264-2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祖先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信仰之一。人们从血亲意识出发,认为故去的祖先一直在关注着后辈的生活,因此子孙也祈求着祖先灵魂的眷顾保佑。祖先祭祀的方式有家祭、墓祭、祠祭,主要用于岁时、伏腊、忌日等场合。
关键词:
宁河地区
祖先信仰
传统社会
内容
祖先信仰是中国传统社会民众最主要的信仰之一,起源于人们对亡故尊长的崇拜,人们从血亲意识出发,认为故去的祖先,并没有离开他的子孙,一直在关注着后辈的生活。因此子孙也祈求着祖先灵魂的眷顾保佑。
祖先祭祀的方式通常有家祭、墓祭、祠祭。在儒家社会,祖先信仰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各类信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无愧祖先,下不负子孙”是那个时代人们生命中的重要信念。
1.家祭
是在家庭内设立祖先牌位的祭祀活动,古代称为寝祭。明清时期宁河富户人家在堂屋左边单设享室,岁时、伏腊、忌日,必启室祭祀。乡村民众一般在家中的正房或厅堂的北面正中处设神龛以供奉祖先神主牌位。
家祭祭礼,按古礼严格要求来说,每天早晨起来,作“宗子”的家长都要命子孙洗手焚香,自己则衣冠整齐地到祠堂门内跪拜焚香。平日出门进门,都要告于祖先,男子唱喏,女子立拜。如果出远门或隔夜不回家,则要焚香跪告:“孝子或贤孙某将远出某所,敢告。”
一般民间的大祭都是每逢先祖整十生辰忌日时大祭。岁时之祭最隆重的要数年节,一般的年祭可以分解为三个程序。首先是迎接祖先,每逢春节来临的时候,人们要在除夕日早晨带着香火、鞭炮、酒果、烧纸等到祖坟请祖宗回家过年。然后将写有列祖名字的祖谱挂在堂屋正中,或是写了祖先牌位放在北墙龛内或桌上,摆上山珍海味、时令果品等等,奉茶献酒,飨祭祖先。并且不时焚香烬纸奉祭。家长还要率子弟行叩祭礼,大年初一族人邻里来拜年,也要先向主家祖先行礼。再次是送别祖先神灵,或是大年初二之后,或是元宵节之后。
2.墓祭
墓祭是明清时期祖先祭祀的重要形式之一,每逢岁时节日,人们除了在家上香祭祀外,都要到墓地供奉先人,俗称“上坟”或“拜坟”。墓祭的主要形式是供奉食品、烧化纸钱、鸣鞭叩首等。
旧时,除夕、三月清明、七月中元、十月朔日、生日、忌日为民间墓祭日。此外,遇到喜事、需要报告祖先的,诸如朝廷追赠考、妣官爵封号,或给予生者以特殊礼遇以及生子、娶媳、中举等,也要祭祖。
墓祭有一种特殊的形式,就是祖先远葬他乡,或子孙外出谋事,至祭扫之期不能亲临扫墓、致祭等场合,其变通形式为至村前十字路口,祷祝一番,然后将装了纸钱、写明收信人地址姓名的纸袋焚化,俗称“寄钱”。
3.祠祭
祠祭是在宗族祠堂祭祀祖先,春秋二季都有祠祭,又称“族祭”,是家族中最隆重的祭典。祠堂的建立始于宋朝,它是家庙的发展形态,明清时期祠堂遍布全国。
祠祭是祖先祭祀的大礼,人们必须衣着整洁,平时不穿的长袍大衫,这时都须换上,有功名官爵的须冠服顶戴齐备,祭日清晨,人们在祠堂外等候,族长开祠门,族人按长幼尊卑依次入祠。祭礼由宗子或族长主持,首先宣读祭仪的规矩,禁止出现懈怠喧哗与随意走动,否则“家规有罚”。然后宣读祭文,祭文唱毕,拜礼、进酒、献食,仪礼程式十分复杂。祠祭礼毕,在祠堂大摆宴席,人们饱醉而归。
当然,由于家庭情况的差异,并不是每个家庭、家族都能建立起家庙、祠堂的,贫穷之家只能设神龛供奉神祖,或者仅仅是设祖宗牌位、画像、谱牒。祭祀之场所、祭礼之品仪,亦随家之贫富以为丰俭。
4.祭祀规制、原则、俗信
古礼对祭祀有着严格的规定,据史籍记载,在三千年前的商代,殷人已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祭祀制度。到战国时代,祭祖习俗业已制度化、等级化。不同身份的人有不同的祭祀制品、仪注以及祭祀时间,必须严格遵行,不得逾制。除这种不同之外,共同的是祭祀的基本原则。
从《礼记·祭记》可知,祭祀的基本原则不止一条,但最根本的一条是“敬”。“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身弗辱也”,就是说正人君子在父祖活着的时候尽心赡养,死后虔诚祭祀。此外,在民间,长期以来形成了许多有关祭祀的俗信,影响着祭祀礼仪。
民间一些有关祭祀的俗信,如除夕守岁,旧时当地人说是为了陪回家过年的祖先;又,除夕至正月初三,不扫地、不泼水、不倒垃圾,怕冲撞了屋内和庭院的祖先灵魂,等等。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诞生礼、婚礼、特殊婚姻等。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