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向西挺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18
颗粒名称:
向西挺进
分类号:
E83
页数:
3
页码:
158-60
摘要:
本文描述了解放军从太原撤出后继续向西挺进的过程。到达咸阳后,进行构筑工事准备与马家军决战。部队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克服了战士们的恐惧心理,士气高涨。强化针对骑兵的训练,并进行磨刀竞赛,准备与敌人作战。然而敌军并未来袭,后来得知其已集结到平凉和兰州准备决战。部队从咸阳出发继续向西行军,并在三关口与马家军交火。继续前行到达和尚堡,进行轰击后翻越六盘山。最后到达甘肃泾川,追击敌人。
关键词:
解放军
马家军
咸阳
内容
从太原撤出后,根据上级指令,我部继续向西挺进。这次行军虽说没有以前那样紧张、劳累,但天天行军,战士们也很辛苦,大家互相帮助,确保不让一个同志掉队。到达咸阳时,正值麦收季节,我们开始在咸阳城构筑工事,准备与马家军决战。马家军以骑兵为骨干,叫嚣“三天攻下咸阳城吃饺子”。由于从未与骑兵交过手,加之群众多有传言马家军身骑快马,手持大刀,如何剽悍、凶猛,如何残忍、疯狂,一时使部队战士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刚刚“解放”过来的战士,更是慌恐害怕。为克服和消除战士们的这种心理,部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军事训练,告诉战士们,马家军是国民党的非嫡系部队,装备极差,作战素质不高,只是鲁莽,并没有章法,骑兵并不可怕,打骑兵要掌握规律,即“接敌先打马,十个不顶俩”,只要不怕敌、敢打敌,就一定能够取胜。
通过反复宣传教育,部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士气也格外高涨。部队同时强化针对骑兵的军事训练,练瞄准、练射击、练拼刺刀,研究如何打骑兵的战术方法。因为地处黄土高原,战士们磨刺刀都难以找到石头,就到老百姓家里借石头,互相展开竞赛,看谁的刺刀磨得最锋利。有些战士将三八大盖的刺刀磨得锃亮照人、锋利无比,甚至用刺刀可以刮胡子。大家跃跃欲拭、斗志昂扬,准备与马家军决一死战。大约一个星期后,敌军并没有来,后来我们才知道,从整个西北战局角度考虑,马家军按蒋介石的部署,早已把主力部队收缩集结到平凉和兰州一带,准备在那里与我军展开决战,后来平凉之敌又退缩到兰州,解放军在平凉也没有遇到敌人大规模的抵抗。
我们集合部队由咸阳出发,从西安城南继续向西行军,到达一个叫三关口的地方,在这里,我们第一次与马家军的步兵交火,但马匪军似乎在我解放大军面前无心恋战,一接火,没怎么交战,马匪军便被击退。从三关口继续向西渡过一条沙河后我们到达了和尚堡,在此宿营,准备第二天翻越六盘山。炮兵老大哥也和我们同宿和尚堡,为确保第二天翻越六盘山免遭敌军的抵抗,我炮兵部队用山炮向六盘山进行了猛烈轰击,并延伸射击,对六盘山另一侧的敌军目标进行了轰炸。翻越六盘山之后继续行军到达甘肃泾川,从泾川县城南趟过齐腰深的河,沿途追击敌人,搜索前进。
由于我军的强大攻势,沿途敌军纷纷溃退,因此我们行军中遇到的大多是敌残部或地方土匪武装。在从泾川向西前进过程中,我们班和另一个班沿山沟搜索敌人,不料残敌却从山顶扔来手榴弹,那个班的一半战士突遭袭击而牺牲,我连副连长也壮烈牺牲。从泾川向西至兰州的行进过程中,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加之山大沟深,部队就要天天行军,时时与残敌交战,每到一处还要构筑工事,时刻准备与敌作战,加之华家岭沿途300多里无水,行军异常艰苦,可谓是人困马乏,连喝水的工具都没有,我们只好将老百姓的葫芦掏空后盛水,一路上还看到许多累死的马匹。就这样,我们于8月初抵达兰州外围,准备攻打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本篇文章记述了红色记忆的情况。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铁军、我在宁河城工部的日子、我的军旅生涯、我的南下历程、编后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贺禄
责任者
王立志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