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平津战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红色记忆》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716
颗粒名称: 参加平津战役
分类号: E297.43
页数: 6
页码: 147-152
摘要: 本篇内容记述了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期间,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两个兵团约100万人联合发动的战役。战役旨在切断傅作义集团南逃或西窜的通道,通过包围和分割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等地,最终解放平津地区。战斗中,我所在的部队参与了解放保定、攻克新保安和解放北平等战斗。在解放保定战斗中,我部队进行了长途强行军到达保定,并成功攻占大院,最终保定获得解放。
关键词: 平津战役 东北野战军 华北军区

内容

平津战役是由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两个兵团约100万人联合发动的,从1948年11月29日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当时,辽沈战役已胜利结束,华北傅作义集团50余万人摆在东起山海关、西到张家口5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上,要么从东面的塘沽乘船南逃,要么西窜至绥远。中央军委为防止傅作义集团南逃或西窜,命令解放军对北平、天津、张家口、塘沽之敌实施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切断了傅作义南逃西窜的通道。在这之前,傅作义集团已先后将外围兵力收缩至北平、天津、张家口,随时准备南逃西窜,平津战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动的。当时,我所在的部队已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19兵团65军,我在194师580团2营4连任班长,参加了平津战役中解放保定、攻克新保安和解放北平等战斗。
  解放保定。平津战役前夕,为避免平津地区的国民党军被人民解放军分割歼灭,蒋介石曾指示傅作义将部队撤往长江以南,试图集中所剩部队力量,凭借长江天险与解放军做最后的较量。傅作义心存疑虑,没有立即执行蒋介石的命令,而是暂守平津、保持海口、扩充实力、以观时变的方针,不断收缩兵力,先后放弃承德、保定、山海关、秦皇岛等地,将兵力集结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和新保安等地。
  为阻止傅作义部队的收缩集结,1949年9月,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团从张北紧急出发,迅速南下,目标保定,目的是阻击保定敌军撤往张家口。为赶在敌人撤退之前到达保定,我们几乎昼夜兼程,每天夜里一二点钟才开始宿营,凌晨四五点钟又集合出发,甚至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只能边走边吃,吃的是高粱米饭。除伤员、病号外一律不准掉队,绝大部分战士脚上都磨出了血泡,有些人的腿脚甚至出现浮肿。经过大约五六天的强行军,到达距保定大约10公里附近,早上宿营时,要求战士们用热水烫脚,清理血泡,补充体力,准备攻城。天黑之后,我部运动到保定城西北角开始挖战壕修工事。总攻发起后,我连负责攻打一个好像是汽车公司的大院,我带领2名战士组成爆破组,抱着炸药包,在其他战友们的掩护下,迅速移动到大院的大门旁边,把炸药包堆到大门上,拉燃导火索,炸开了大门。我和战友们迅速冲进大院,当场抓获了几名敌兵,缴获机枪1挺。经对俘虏的审训,发现有一地道可通往城里,此时,其他攻城部队陆续攻入城里,保定获得解放。事后,我们才得知,傅作义相当狡猾,之前早已将保定的主力部队撤往张家口,保定只有少数敌人把守,因此,保定守军不堪一击。在这次解放保定的战斗中,我个人荣立三等功。
  攻打新保安。1948年12月下旬,我军按照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决定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再攻打天津,形成对北平守敌的巨大威慑。我所在的部队解放保定后,向北行军。这次行军并不紧张,大约走了十来天,至张家口西边的阳高县待命,后接到命令向西准备解放大同,尔后又指示我部向东解放北平,这样部队往返行军了好几次,最后命令我们部队的任务是攻打新保安。此时,东北野战军百万大军已按照中央军委的要求提前结束休整,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的第二、第三兵团一道,以神速动作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截断了他们南逃西窜及调动原驻天津、塘沽的部分国民党军到北平地区的通路。我们到达新保安西北角之后,构筑工事,准备总攻。
  为防止新保安敌军逃跑,解放军将新保安团团围住,并将通往城外各条公路两侧的高大杨树砍倒,放置在公路中央作为路障,这样,即使敌军突围出城,其机械化部队也无法行驶。总攻发起后,我军首先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守敌发起炮击,几百门大炮一齐发射,炮弹像雨点一样砸向敌人阵地,同时敌军也向我阵地倾泄炮弹。炮击过后,我地面部队开始向新保安推进,敌人在新保安四周挖下纵横交错的战壕,构筑有各种防御工事,凭借坚固工事,顽强抵抗。我们部队是从新保安北面攻击的,经过10小时激战,我们和友邻部队将新保安守敌(傅作义嫡系部队35军),约1.6万人全歼,缴获汽车700余辆。我们将新保安打下后,傅作义还不知情,仍然派飞机向新保安投送大米、弹药,装大米的袋子都是双层的,每袋装多半袋,显然是为了结实和安全投掷,这些大米和弹药恰好成了我军不战而得的战利品,我们的战士和老百姓纷纷前去背大米。难怪战士们都说,蒋介石是解放军的“运输大队长”呢!六七天后,我们从新保安撤出,路过外围的交通壕,仍然看到到处是敌军的尸体,可见新保安战斗的惨烈状况。
  新保安解放后,我人民解放军又迅速歼灭了张家口之敌5.4万余人,解放了河北重镇张家口,从西面对北平守敌形成了包围态势。不久,天津守敌拒绝接受和平改编后,解放军以强大兵力发起对天津的总攻,经过29个小时的激战,攻克了这座坚固设防和重兵把守的大城市,全歼守敌13万人,塘沽守敌乘船南逃,北平的解放指日可待。
  解放北平。新保安、张家口、天津的解放,完全实现了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战略意图,北平已成为被我解放军东西夹击包围的一座孤城。我所在的部队参加完新保安战斗之后,迅速布防昌平,与其他兄弟部队共同形成对北平的围困态势。每天的任务是进行爆破、攻城、爬山头等战术训练,一切都在为攻打北平作准备。大约是1949年春节前后,听从北平城出来的老百姓讲,傅作义投降了,这个信息迅速在部队中传开,上级对此还进行过追查,一级一级查传言的来源,并教导我们,不要听信传言,要对傅作义提高警惕,苦练杀敌本领,随时准备攻打北平。
  据史料记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是1949年1月31日,我们听到关于傅作义投降的消息的确是真实的,只是出于从军事的角度考虑,为防止傅作义再有什么伎俩,没有向围城部队公布。另外,那时傅作义的举动也不叫投降,而是解放军在围城后,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战火破坏,派出代表同傅作义进行了接触,由于解放军力量的强大,作战部署的迅速完成和我党的耐心工作及各界人士的敦促,迫于大势已去,傅作义才顺应人民的意志,同意其部队接受和平改编,由此促成了北平和平解放。那时我们作为一名战士,又没有什么文化,只知道服从命令,上级让走哪就走哪,让打哪就打哪,对于战略全局的部署和进展情况是不知道的,也不可能知道。北平和平解放后,我们部队从昌平换防到另一个地方,不过训练多了一项内容,就是背诵城防条例,大家都在猜想,我们可能要进北平城接受防务了。一个多月后,我们部队没有进城,而是根据命令向西开进,去执行攻克太原的任务。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本篇文章记述了红色记忆的情况。其中包括我的父亲铁军、我在宁河城工部的日子、我的军旅生涯、我的南下历程、编后语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贺禄
责任者
王立志
责任者

相关事件

1948年11月29...
相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