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图书馆
宁河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河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期刊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的父亲李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2437
颗粒名称:
我的父亲李福
分类号:
K828
页数:
2
页码:
424-4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他父亲李福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故事。李福是一位共产党员,参加了区小队的活动,曾经参加过孟庄伏击日本特务和治安军的战斗。他在回家时被日本鬼子杀害,留下了妻子和三个孩子。母亲张秀兰随后也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名村妇女主任和计划生育工作者。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共产党员
日本鬼子
内容
我的父亲李福在1942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了本村党支部书记,兼地下交通员,还不断地参加区小队的活动。为了安全,他把自己的名字改称李福。1943年至1945年日军降服,他和区小队经常到芦台高丽圈农场拿日本鬼子的岗。1945年6月父亲和区小队参加孟庄伏击日本特务和治安军的战斗,敌人被打散后,一罪大恶极特务从孟旧窝过河想逃跑,被后米厂村李二扣押,交给了我父亲和本村的杨开山。特务被审出有一支手枪藏在孟庄村地里,我父亲和杨开山押着特务,找到了手枪。过蓟运河时,我父亲他们采用了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将特务绑上压地用的石滚子投入水中,处死了这个民愤极大的特务。
我父亲跟着区小队打日本人,很少回家。孟庄战斗后一个月左右,也就是1945年的7月,有一天我父亲回家了,就是这次回家,他死在日本鬼子手里了。
那天父亲带着七八个区小队员来到孟旧窝,把他们安排在南街刘学成家住下,就回家住了。当时的区小队长可能是朱庆章或孟宪玉。第二天凌晨4点左右,日本鬼子带人包围了我家,父亲听动静赶紧藏在了高桌下一口缸里。日本鬼子闯进屋里审问我母亲李福藏在哪里,我母亲说不知道,再问还是不知道。小日本不知用什么东西狠狠地打我母亲,母亲就是不说。母亲那时正怀着孕,遭毒打后流了产。
结果父亲还是被搜出来了,弄到了村里一块空场上,村里的百姓也都被赶来。日伪军有150多人,大部分来自板桥和宁河镇,是有人告了密,冲着父亲和区小队来的。区小队闻讯冲出村外没受到伤亡,我父亲却落入了虎口。日军扭住父亲问谁是共产党八路军,谁是区小队队员,父亲说不知道,日军扬起皮带劈头盖脑地抽,又用门闩打,门闩都打成了三节,父亲一口咬定不知道。敌人问不出什么,就把父亲拖到了村南地里,朝后脑勺就开了一枪,子弹从前额飞出把一只眼球给打出来了。敌人见趴在地上的父亲还在动,上去一洋刀,从后心穿过前心,父亲就这样被日本鬼子残杀了。
那时候我才四五岁,脑海里有父亲一张模糊的脸庞,父亲搂我在一个被窝里睡觉,除此,关于父亲闹革命打小日本以至壮烈牺牲的故事,都是长大听大人说的。对母亲最早的印象,就是小日本那天打的她哭着叫着,全身青一块紫一块……那天的场景想起来好像在眼前。
日伪军撤了,区小队就来了,安排父亲的后事。当时孟旧窝村属丰玉宁联合县五区,区委组织委员朱远明经常到村开展抗日活动,我父亲常和他在一起。他看望我母亲说:“你的丈夫李福是个好同志,好战士,他保护了党和区小队,他的英勇献身,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永远怀念他的。人死了,党还在!一定叫你们娘几个儿过好日子。”组织上从本村吴家木匠铺买了一口棺材,将父亲敛葬了。
母亲是一位不简单的母亲,她叫张秀兰。父亲牺牲后留下了3个孩子,即我的大姐李益芝、二姐李益华,还有我。她带着我和两个姐姐过日子,在极其艰辛生活环境下,像父亲那样参加革命活动,不怕流血牺牲,毅然于194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一心跟着共产党,一心十革命,没有个人的私心。从1947年到1956年当了10年村妇女主任。1976年63岁时,作为先进代表出席了中央召开的抗震救灾表彰大会。71岁前一直做本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和本村、杨家庄、江石沽村的接生工作。至1987年73岁病逝前,她多次参加宁河县党代表大会。
父母亲对革命的追求和献身精神一直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和方向,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和大姐都成为共产党员。我1965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农艺师,先后担任过芦台农场分厂的场长、化肥厂书记、农业实验站站长等职。
知识出处
《宁河抗战资料集1933—1945(宁河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本文记述了宁河区抗日战争史记资料包含日伪统治宁河时期的罪行、域内抗日斗争、宁河人域外抗战、抗日英烈、附录、后记等章节的详细介绍。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益昌
责任者
魏永成
责任者
李佑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