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工商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图书
唯一号: 021920020230000896
颗粒名称: 二 工商业
分类号: F427.21
页数: 2
页码: 574-5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河县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的产业体系,通过建立行业集团、工业小区、外商投资、直接出口等措施,推动了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长。在2011年后,宁河县加快了工业园区的建设步伐,并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形成了五大支柱产业升级。同时,宁河县也积极发展商业设施和物流载体,不断完善商业环境。
关键词: 宁河县 经济发展 工业

内容

1991年,城乡初步形成箱包、制鞋、化工、针织服装、金属线材、农作物深加工等6个行业集团和工业小区,产生巨大示范作用。全县工业企业涉及26个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39亿元,占全县总产值78.6%。兴办6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470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万美元。发展直接出口企业52家,从业人员6836人,创产值1.97亿元。乡镇工业企业发展至2985家,职工4.1万人,当年实现产值1.03亿元。1996年,建立以粮食总公司、粮油贸易公司、粮油购销公司为龙头,以17个农村粮站为依托的新的粮食购销体制。至1998年,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县乡企业169家。2002年,企业数量1.62万家,从业人数员9.6万人,创总产值197亿元,增加值38亿元,获利润15.28亿元。2003年,新上投资300万元以上项目99个,其中超过5000万元项目10个。2005年,以津芦公路为轴线,以县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造甲城、潘庄、七里海、大北涧沽镇工业园为支撑的西南部工业组团显现雏形。2006年,确定“十一五”期间“一带七区五产业”(打造现代工业聚集带,建设经济开发区、造甲城镇工业区、潘庄工业园区、七里海镇工业园区、大北涧沽镇工业园区、宁河现代产业园区、清河中国水城项目区,形成金属制造品、机械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高档包装纸五大主导产业的发展布局)。“十一五”期间,在天津市区举办投资宁河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签约项目13个。全县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24家。
  2011年,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现代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投入2亿元,累计8亿元;总投资超400亿元22个入区先后开工建设。潘庄工业区投入近3亿元,基础配套工程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7平方千米扩域工程设施,21个项目开工建设。大北涧沽、七里海、北淮淀等重点乡镇工业园区开发同步进行。2012年,工业企业3364家,资产总值298.21亿元;产值365.6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继续设施纳入全市前8批重大项目77个,计划投资800余亿元,加上年内新签约2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5大支柱产业升级,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85%。新增转型升级企业116家,累计459家。新增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80家,累计651家。新增小巨人企业27家,累计67家。物流业渐成规模,总投资30亿元华康、润鑫、天中福等现代物流企业运营。
  2013年,103家传统企业、19家重点企业完成技术升级和节能改造,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通过全市节能目标考核验收。宁河被确定为全国唯一采暖散热器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家,8个市级重大工业项目、89个区县重大产业项目陆续投产,400家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引进楼宇总部项目13个,采暖散热器行业成立全市首个行业标准联盟并发布产品标准。商业设施和物流载体不断完善,凤凰商城和龙胤溪园商业区、百荣世贸、家乐购物中心等投入运营;海航“中国集”和普洛斯、安博、天中福等物流项目加快推进。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天津市宁河县志:1979—2014》

出版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志断限,上起1979年,下至2014年。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部分事物的记述适当上溯下延。对前志中(1979—1989年)的重大事件与续志相关联的事物做概括性记述。

阅读

相关地名

宁河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