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6697
颗粒名称: 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教育
分类号: G633.7
摘要: 本文介绍了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教育,包括新课程改革与绿色教育的关系、绿色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绿色耕耘行动和绿色评价方式等。
关键词: 新课程 绿色教育 河东区

内容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一、新课程改革与绿色教育一脉相承
  科学教育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当今及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倡导的“绿色教育”,其目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两者均把教育发展看作是全面的、系统的、协调的过程。
  二、践行新课改,打造绿色课堂
  新的课程理念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应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和呵护上。我们打造的“绿色课堂”让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重新解读教育,重新发现生命价值,提高思维品质,为师生的个性发展铺设一条生成化的绿色通道,形成教师、学生各自发展与互动发展的生态链条。具体做法有:1、集体电子备课。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了集体电子备课方式的探索,一册教材同一学科组形成一套电子教案,充分体现交流性、同级性以及内容的连续性和创造性。2、留住课堂本色。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对师生来讲,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不仅仅是在教和学、认识世界,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生命向着无限的可能性开放。3、绿色耕耘行动。我们的绿色耕耘行动,旨在改善教师的工作状态,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建设一支充满生命活力、执著于教育事业、不断超越自我的“阳光教师”团队。上学期,117名教师获得市语委颁发的书法合格证书,80人被评为阳光教师,占一线教师总人数的70%。4、绿色评价方式。‘绿色评价”是“绿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是建立多元智力评价机制和激励性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能力培养、心理素质提高的三元合一;从教师的个性特长出发,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课题为载体,开展评价研究。我校承担了天津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理念下的绿色课堂”。课题组建立了学习研讨制度,建立了讲课、听课、说课、评课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强调集体合作与个人钻研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学校实施“绿色评价”以来,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在评价方式上也大胆进行了尝试与探索。如,“绿苗苗成长计划”,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申报各类“好苗苗”称号,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一学期的观察与考核,即可授予学生“好苗苗”称号,没有项目和数量的限制,学期末班主任老师将结果附加到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当中。这种做法,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兴趣特长,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