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确定2007年改善人民生活10件实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5244
颗粒名称: 河东区确定2007年改善人民生活10件实事
分类号: D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河东区确定2007年改善人民生活的10件实事,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区建设、争创国家卫生城区、建设宣居生态城区、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改善群众就医条件。这些措施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区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 河东区 改善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体系

内容

本报讯 日前,河东区第十五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河东区2007年改善人民生活10件实事的决定》。《决定》强调指出,2007年是实现河东区“三步走”第二步目标、加快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扎实做好建设和谐河东的各项工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区人民更多地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2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加大弱势群体就业帮扶力度,解决好零就业家庭等就业问题。加强再就业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手工编织产业。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活动,加大对困难群众和残疾人的专项救助力度。试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继续推进“四条住房社会保障线”的落实。
  二、加快城区建设步伐。实施65万平方米分散住宅平房拆迁,综合整修旧楼区80万平方米,完善旧区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综合维修道路7.5万平方米,争取资金改造排水管道10公里。推进11条铁路专用线综合整治。完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搞好居民区路灯补建工作。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维修直管公产房屋35万平方米。举办房地产交易大会。
  三、争创国家卫生城区。坚持以“创卫”为主线,按照《国家卫生区标准》,贴近百姓、突出重点,加大市容管理和环境治理力度,完善市容管理长效机制。高标准做好街景整修工作,创建4-5条市容管理示范道路。切实做好拆除违章建筑、清理违章占道、治理城郊结合部环境等工作,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建设2座垃圾转运站,新建、改造一批公厕。试行居民生活垃圾全程密闭化清运,道路机扫率达到40%。
  四、建设宣居生态城区。落实《天津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纲要》,启动生态城区建设工作。以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重点,继续实施环保工程,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达到81%,全面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消减2.1%任务,推动区域内重点污染源搬迁和治理工作。积极创建3个“安静居住小区”和5个“最适宜人居环保小区”。建设桥园、海津大桥公园、蚌埠桥公园等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区。
  五、加强和谐社区建设。建立区政府联系社区、联系居民的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深入开展建设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年内70%的街道、社区达到示范标准。深化社区居民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完成1-2个街道“五个一”创建任务。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继续推进社区办公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商业进社区、邮政进社区等民心工程,鼓励扶持社区商业的连锁发展,新建和改扩建60个社区商业网点、3个菜市场。
  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实施“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规划,进一步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健全依法“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长效机制,推进警防、民防、技防网络建设,提高社区治安防控能力。扎实推进“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着力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积极推进司法所建设,加强社区人民调解和司法救助工作。加快推动警务进社区,提高社区治安防范水平,增强市民安全感。
  七、全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信访领导责任制,完善信访信息网络建设,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防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和训练基地。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有效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办学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指标体系和综合督导评价体系,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免收学杂费,免费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确保每个适龄青少年儿童都享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加强学校管理,确保学生安全。基本建成五十四中学示范高中校和太阳城、第六大道教育配套设施,完成102中学示范校操场建设,启动历史名校建设。加强社区学院建设,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
  九、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看病贵和群众就近看病问题。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新建、改扩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社区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8%。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举办第21届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建设一批科普教育阵地,不断提高居民的科学素质。承办首届全国青少年车辆模型科技体育大赛,举办天津市第四届暨河东区第六届家庭文化艺术节、河东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在各街道建立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图书馆,推动文化设施向公众开放。
  《决定》要求,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府的政治立场和第一责任,把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永恒的职责,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各项目承办部门和单位要周密安排,对各自承担的项目,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保证各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一定要主动配合,通力协作,搞好服务,推动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区政府督查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改善人民生活10件实事的圆满完成,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