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共建进社区军民和谐促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4984
颗粒名称: 双拥共建进社区军民和谐促发展
分类号: D6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向阳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军民共建为载体,以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为目标,积极开展双拥工作。街道领导十分重视双拥工作,成立了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做到“三亲自”,并建立了一系列双拥工作制度。通过加强教育、营造氛围、真情奉献、拥军优属等多项措施,不断推进双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街道还积极协调区多个部门为武警天津指挥分校修建了道路,解决了长期困扰部队的问题,增进了与部队之间的关系。同时,街道在双拥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科技双拥”新路子,为部队购买了电脑等设备。
关键词: 河东区 军民关系 双拥工作

内容

双拥工作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向阳楼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双拥、抓好双拥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军民共建为载体,以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为目标,牢固树立双拥意识,把关心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把与辖区部队开展双拥共建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向阳楼街道现有军属1347户,义务兵34人,烈属5户,伤残军人2户,在乡复员军人1户,军休老干部311人,驻街部队12个。
  向阳楼街道驻街部队比较多,历年来有较好的双拥工作传统和扎实的双拥工作基础,工作力求形式多样,思路不断创新,军地双方关系融洽,曾多次被评为双拥工作模范集体。
  街道领导十分重视双拥工作,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把双拥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活动开展、经费投入“四到位”。多年来坚持做到“三亲自”即:党政领导亲自审定双拥工作规划、亲自过问双拥工作的重大问题、亲自参与双拥的重大活动。为促进双拥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发展,从制度上为双拥创建工作提供保障,先后建立健全了双拥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工作例会制度、办公会议制度和检查评比等项制度,凡双拥工作的重大事项都及时召开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并始终把双拥工作纳入部门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并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主任重点抓,社区工作科具体抓,使双拥工作落到实处。
  为了规范双拥工作,建立了一整套双拥工作档案,分别建立了双拥工作文件、领导会议记录、双拥组织服务网络、军民共建协议书、双拥工作例会、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情况记录、双拥工作信息、双拥活动照片、双拥工作活动资料和军休老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等档案文件,为做好双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二、加强教育,营造氛围
  多年来,向阳楼街道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双拥工作的宣传力度,在社区居委会中坚持每月一期的板报宣传,在每周的民政例会上都要强调拥军优属和军民共建工作,利用“八一”和节假日期间开展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国防教育宣传等。
  为了更好地关心、帮助军烈属,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利用社区服务载体,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2004年又重新整修了烈军属之家,配置了相关活动设施,为烈军属提供了活动和交流的场所,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了解优抚工作,支持优抚工作的阵地。
  街道把双拥工作通过有形的活动不断向社会展示,以此来营造双拥工作氛围。比如,为配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组织机关干部、居委会主任、军属代表前往“维县团”参观学习,组织军休老干部、军嫂到北京双龙峡旅游,组织军休老干部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定期召开军休老干部座谈会、军嫂联谊会等活动,有效地推动双拥工作的发展。三、真情奉献,拥军优属
  坚持把优待抚恤工作抓实抓好。居委会主任们和社区志愿者经常到烈军属家中了解他们的需求,遇到问题能及时解决,逢年过节都要上门访问,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感情。例如,阳明里居委会军属田颜辉,身患肝硬化,夫妻双下岗,生活非常困难,几次住院,花光了多年的积蓄,为了让他们的儿子在部队能安心服役,街道领导在两节期间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田颜辉家慰问,带去现金和慰问品,并且为他办理了低保手续。
  向阳楼街道双拥志愿者队伍有260余人,经常深入到军烈属家中为他们理发、做卫生、陪他们聊天,特别是在“八一”及春节期间,对军烈属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慰问,给军烈属送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他们进行沟通座谈,近年来为军烈属办实事200余件;还通过在春节前给义务兵邮寄明信片、发慰问信等方法,在社区内营造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使优抚对象和义务兵及其家属十分感动。
  采取多种形式为部队办实事:
  ——2004年7月份,为了增进部队与社区的感情,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对天津武警指挥学校四中队进行了慰问,并赠送有纪念意义的纪念品。前进一社区志愿者一针一线加班赶制的鞋垫,凝聚了老百姓对军人子弟兵的热爱和拥护,此事刊登在当天的《天津日报》上。
  ——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为部队建设服务。2005年,街道协调区多个部门为武警天津指挥分校修建了从成林道到天津武警指挥学校门前的道路,解决了部队多年来解决不了的问题,增进了与部队之间的关系;为武警总队奥兰里小区解决了长达4年之久的污水外溢问题,奥兰里小区10号楼的全体居民给街道办事处送去表扬信,为社区居委会送去锦旗。
  ——今年,街道在双拥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科技双拥”新路子,武警三支队四中队与街道建立了良好的共建关系。当了解到四中队的战士们急需电脑进行培训时,向阳楼街道领导非常重视,出资3000余元,为他们购买了电脑。
  ——为了丰富战士们的文化生活,街道和各社区多年来组织了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和别开生面的联欢会。东一社区居委会多年坚持组织军民共同参加书法、绘画展览,参展作品50余幅,作品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还定期组织象棋、跳棋、托球等军民联赛,参加人数多达500余人。晨光楼社区几年来与共建单位武警汽修厂共同举办了《军民消夏晚会》。前进里社区与武警三支队四中队组织军地联欢会,受到了部队官兵和社区百姓的好评。
  ——从2002年开始,向阳楼街道东一社区与干休所深入开展军休老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活动。军休老干部群体是一支经验丰富,有着特殊经历的队伍,街道充分发挥军休老干部们的资源优势,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方面的作用,通过签约的方式,开展各种共建活动。利用社区党校、市民学校为军休老干部们提供了讲授革命传统教育课的平台,老干部周公望、叶脉多次为街道和社区讲党课,使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青少年受到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多次召开军休干部“走出庭院、融入社区”成果发布会,重点展示老干部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关心下一代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这些老干部从2002年至今共捐款8280元,先后资助前进一社区的刘晓晓、马岳两位同学完成学业,二人中一名考入天津城建学院,一名考入津华中学就读高中。阳新里社区一干所的17名老干部们几年来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连续两年资助大学生总计3200元。在老干部无私奉献社区的同时,街道还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优势,组织社区志愿者对军休干部中身边无子女的独居老人通过签协议、结对子的方式组成“应急帮困小组”,多次解决了他们看病、购买生活用品等困难。在军休老干部们的积极参与下,和谐社区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
  ——把为军嫂解决就业岗位作为各社区双拥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街道多次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进军营活动,先后为83名军嫂组织就业招聘会,现已安置军嫂就业40余人。在开展为军嫂服务和教育的同时,街道还注意组织军嫂开展“回报社会、关心社区”活动,通过活动把军嫂组织起来,她们怀着深厚的感情,对月华里社区孤儿邱悦、邱争开展帮扶救助,每年春节,军嫂们都来到邱悦家中,帮助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包饺子,做年夜饭,还为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使两个孤儿感受了家的温暖。
  回顾近年来的双拥工作,向阳楼街道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得益于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得益于共建部队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向阳楼街道深深感到自身的工作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将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拓展双拥工作领域,丰富双拥活动内容,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向阳楼街道双拥工作的新局面。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