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双拥意识坚持双向服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4940
颗粒名称: 强化双拥意识坚持双向服务
分类号: E22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富民路街道和驻街各部队如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开展军民共建为载体,以密切军民关系为主要目标,开展双拥工作的情况。文章强调了组织领导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营造双拥氛围、夯实社区工作基础、坚持双向服务、自觉形成为优抚对象办实事、办好事、做贡献的良好双拥氛围等措施。文章指出,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富民路街道在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河东区 军民关系 富民路街道

内容

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富民路街道和驻街各部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区关于开展双拥的工作部署,以开展军民共建为载体,以密切军民关系为主要目标,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工作方针和“组织健全、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要求,军民共同开展建设文明示范社区活动。
  富民路街道位于河东区东南部,地域面积5.2平方公里,有居民1.8万户,5万多人口。街域内现有5支驻街部队,包括部队机关、军需仓库、干休所、消防中队等11个基层单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始终把做好双拥工作摆在全街道工作的突出位置,以创建双拥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坚持全街道的每项工作与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结合起来,发动全街道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积极开展双拥工作,不断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重视双拥工作,以改革进取的精神推动双拥工作,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双拥工作,使新时期的双拥工作更具有时代性、广泛性、群众性、参与性,不断提高双拥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河东区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奠定坚实的基础。几年来,富民路街道坚持不断丰富军地共建内容,积极拓展军地共建模式,军地关系日趋融洽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1、以创新的工作机制,做好”三个到位”。为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新形势下的双拥工作,富民路街道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狠抓双拥工作落实,着力实现“三个到位”:一是领导力度到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双拥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街道主要领导身体力行,带头参加双拥教育和双拥各项活动,带头解决难点热点问题,带头执行双拥政策法规,带头协调军政军民关系。同时加强调查研究,着力创新双拥工作的内容、方式和手段,努力探索新时期双拥工作的新思路,完善有关政策的落实措施。根据双拥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双拥领导小组职责范围,在全街道建立健全双拥工作组织机构,形成了上下贯通,军地相连,责权明晰的组织体系和各种服务网络。二是规划措施到位。坚持把双拥工作列入全街道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建设等工作规划中,以争创双拥“五连冠”为目标,在全街道掀起了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高潮。三是责任落实到位。为确保双拥工作各项指标的完成,细化和量化宣传教育、政策落实、互办实事等目标管理责任制,任务到部门、社区,责任到人,环环相扣,上下相连,从而保证了双拥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不断创新。
  2、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创建工作合力。富民路街道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科室责任目标考核中,年初制定计划,建立责任制,将创建目标逐层逐项分解落实基层,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体系。坚持把双拥工作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和各科室的业务工作内容结合起来,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落实、一同检查,形成工作上的整体合力。还注重把双拥工作与文明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环保小区、“五个一”社区等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创建工作综合效益,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考虑,同步推进。实现双拥工作的社区化、经常化、规范化、法制化,把双拥工作从单一的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指导下的全民行动,在全街道形成全覆盖、高效能的双拥工作机制。
  二、营造双拥氛围,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以创建双拥文明示范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部队和社区特有的优势,注意挖掘和整合社区资源,坚持双拥工作在社区开展、政策在社区落实、成果在社区体现的工作思路。把双拥工作与社区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把双拥工作与创建星级社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双拥工作与创建“学习型”社区紧密结合起来;把双拥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1、搞好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坚持经常召开爱国主义教育讲座,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之际,邀请北联干休所抗日老战士王树林为全街道干部、社区居委会主任、部分居民代表、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一方面增强社区居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和拥军优属意识,同时在全街道形成自觉为优抚对象办实事,办好事,做贡献的良好双拥氛围。召开先进人物事迹经验报告会、座谈会,开展社区争创优秀党员活动,聘请干休所支部书记和部队政治部主任为社区政治教导员,充分发挥连队的政治优势,增强社区居民和辖区内部队官兵的国防观念和双拥工作意识,以促进社区群众和部队官兵积极参与创建双拥示范社区活动。
  2、完善双拥共建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服务。以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及时调整社区双拥工作共建领导小组,由部队领导、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群众、社区单位等组成。为了使军地互办实事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根据街年度计划和地区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双拥工作军地互办实事规划,以定向、定责的形式,明确任务,开展经常性的服务活动。
  三、坚持双向服务,自觉形成为优抚对象办实事、办好事、做贡献的良好双拥氛围
  1.在实施双拥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挖掘双方资源优势,坚持双向服务是富民路街道工作的宗旨。居民群众以“尽其所能、雪中送炭”为部队办实事,部队经常出现在“急、难、险、重”的时刻,体现了军民鱼水之情。今年夏天,万明里社区自来水出现问题,居民两天无正常用水,造成吃饭饮水困难。公安天津消防总队十中队了解到情况后,开动消防车为万明里社区400多户居民送去“及时水”。雨季期间困难家庭房屋倒塌,部队战士得知后帮助排险,并送去砖和水泥修缮破损的房屋。解放军66356部队医院为地区残疾人、困难家庭80人免费查体,并与街道建立了“军民共建健康爱心”工程,为百余名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发放价值5万余元的170张三年免费体检卡。光华路社区居委会经过多次协调有关单位将路面修整完好,保证了部队库区车辆畅通出行,成为了军民“连心路”。街道领导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慰问走访北联干休所老红军及抗日老战士,为滨河庭院军休干部办理图书借阅卡,为随军家属提供就业信息百余次,安置军嫂10人,提供家政服务百余人次,并做到随叫随到,热心服务。
  2、以“爱心献功臣活动”为平台,把双拥工作引向深入。富民路街道辖区内有2个干休所,共居住400余户军休老干部。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不怕牺牲,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劳动人们的翻身解放做出了贡献。尽管在干休所享受较为优厚的待遇,但他们需要有倾诉的空间,需要社区群众的关心和政府的慰藉。街道几年来坚持在“八一”建军节期间慰问干休所的军休老干部。他们每次见到富民路街道领导都眼含泪花,激动地表示“党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一定要在有生之年继续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
  3、部队官兵把温暖送到社区困难家庭的心坎上。驻街部队每年开展为地区困难家庭捐款献爱心活动,走访慰问困难家庭,把部队慰问品送到社区困难家庭的心坎上。驻街部队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服务,为群众义诊查体,为育龄妇女成立“计生指导站”。
  4、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在街道第三届艺术节中,组织召开军民共建联欢晚会,滨河社区艺术团和通信库官兵召开军民联欢会和消夏纳凉晚会,宣传“八荣八耻”内容,把军队道德规范与社区道德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军旅社区、富民东里社区与干休所共建宣传园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社区和部队共同开展了“双拥”文化周活动,举办书法绘画展、兵球赛、棋类比赛等趣味活动,居民和部队官兵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从文娱活动到政治学习大家其乐融融。
  在弘扬革命传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每年利用学生放暑假期间邀请部队老首长讲革命传统课,请部队领导做学生的课外辅导员开展“军营一日”活动、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讲座,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和部队生活教育青少年,激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增强拥军意识和国防意识,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此外,富民路街道在市民学校定期组织社区居民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增强社区居民的国防意识和拥军优属意识,形成自觉为优抚对象办实事,办好事,做贡献的良好双拥氛围。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