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花季少女爱心芬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4855
颗粒名称:
花季少女爱心芬芳
其他题名:
记河东区十佳敬老之星天津市第82中学学生宁佳骊
分类号:
K8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宁佳骊是一位品学兼优、乐于助老的学生。她从小就懂事,懂得照顾孤寡老人,为老人收拾房屋、陪他们聊天。她不怕脏不怕累,坚持收集废品换钱给老人们买零食和水果。她在学校也是一位有爱心的女孩,处处为同学着想。她的行为感动了许多人。
关键词:
宁佳骊
先进事迹
内容
“骊”字在字典中的解释非常简单——纯黑色的马。宁佳骊的名字中寄托了父母殷殷的期盼与希冀,这个年仅15岁的小女孩儿并没有让父母失望,她正如一匹黑色的小马驹一般将爱与幸福不断播撒到人们的心田。
宁佳骊是天津市第82中学高一(1)班学生,她不仅在学校品学兼优,更在社区里乐于助老。可是你想象得出吗?在她刚出生四个月的时候,父亲就遭遇车祸,造成肢体残疾;母亲又身体不好。一家三口只能靠低保金和母亲打零工来维持生活。但是,过早体味到生活艰辛的小佳骊却特别懂事,从六、七岁时就开始和母亲一起义务照顾孤寡老人。长大一些后,她开始走进养老院,去看望那些孤独的老人,给他们带去欢乐,带去精神的慰藉。如今,小佳骊已经长成大姑娘了,但她对老人的那份爱,那份牵挂,却从没有减退。
1997年,6岁的小佳骊跟随母亲走进了孤老户王爷爷和王奶奶的生活,两位老人眼中流露出的期盼让小小年纪的宁佳骊懂得了什么叫做孤独,爱的种子也在小姑娘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从此,为两位老人收拾房屋、陪他们聊天就成了小佳骊节假日里必修的一门功课。在参加社区的一次助残活动中,宁佳骊认识了孤老户刘爷爷和刘奶奶。刘奶奶患有老年性白内障、视网膜出血,视力几乎丧失,刘爷爷腿脚不便、多年便秘。为了给两位老人治病,宁佳骊和妈妈四处求医问药,带着他们扎针灸、按摩,用饮食调理身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刘奶奶的眼疾好了很多,奇迹般地恢复了视力,刘爷爷的便秘也治好了,身体健康,面色红润。
今年“十一”期间,万新村昆仑托老院的九十多位老人都过得特别高兴,因为宁佳骊这个老人们共同的孙女来看他们了。“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老人们对宁佳骊深厚的感情来自多年来她对老人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八年来,宁佳骊坚持到托老院照顾这些老人,给他们洗脸、洗头、剪指甲、收拾房间,从不怕脏怕累;为让老人们开心,她还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演唱他们喜欢的歌曲。花季少女能有几个放得下面子去捡拾路边的饮料瓶来换钱?但心中有爱的宁佳骊在不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前提下,为了给老人们买零食和水果就想出了收集废品的办法。面对刚开始收集废品时别人的取笑,宁佳骊并没有退缩,在她的坚持下许多同学被感化了,也存下来饮料瓶、易拉罐送给宁佳骊。第一次收集废品,宁佳骊得到了3.2元钱,她给托老院的崔奶奶买了一斤瓜子和6块糖,崔奶奶感动得哭了。
宁佳骊在学校也是处处为同学着想,她的书包里总是带着创可贴,哪个调皮的同学受了小伤,找她准没错。她的书包里总是带着两个雨衣,其中一个是为同学准备的,但每次下雨她还是会被淋湿,因为她自己的那个一定也借给了别人。还有社区里的小广告,每次赶上她放假,总会被清理干净。还有那个装有三千元现金和重要票据的钱包,被宁佳骊捡到及时送还了失主。发生在宁佳骊身上的“爱心事件”实在是太多了,每个在她身边的人们都能感受到宁佳骊带来的爱的芬芳。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皇甫丽娜
责任者
宁佳骊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天津市第82中学
相关机构
宁佳骊在学校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