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成器的工厂理想腾飞的摇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819
颗粒名称: 璞玉成器的工厂理想腾飞的摇篮
其他题名: ——河东区初中规范校二号桥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巡礼
分类号: G63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二号桥中学的管理经验,包括领导班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等方面的内容。文章强调了人文关怀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以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为使命的管理机制。同时,文章也介绍了该校在德育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绩。
关键词: 河东区 初中规范校 教育教学

内容

管理的点滴体会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认为,在日常管理中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这种钢性管理是必要的,但只是有这种钢性的管理是不完美的,还应更多地考虑怎样使管理更有利于人的发展,这就要求管理者对全体师生充满人文关怀。因此在管理实践中我力求做到:1、管理制度追求人的发展性。每一项新制度的出台都把对教师有无激励作用作为出发点和目标。2、管理价值体现提升人的境界。学校的管理不单是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也应为教师的个体发展服务,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校长要把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看作是自己份内最主要的工作。3、管理机制以实现人的主体性发展为使命。在学校管理中,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引导教师努力向上,帮助鼓励他们总结经验、作课题研究、著书立说,争做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不断谋求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直以来,二号桥中学依靠结构合理、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爱岗敬业、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教科研先行”的办学特色在河东区普教系统中小有名气。该校先后被评为市级先进初中校、市级义务教育示范校、市级艺术教育特色校、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等。二号桥中学凭借骄人的业绩,成为学生“璞玉成器的工厂、理想腾飞的摇篮”,为那些未能进入市、区重点校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成才的平台。许多学生经过二号桥中学三年的精心“雕琢”,最终在中考中脱颖而出,或敲开南开、耀华、一中的大门;或走进七中、四十五中等市区级重点中学,实现了两级跳、三级跳的质的飞跃。结构合理、开拓奋进、求实高效的领导班子
  新领导班子于2004年暑假竞聘上岗,共有8名成员,其中,40岁以下的同志4名,大本学历6名,教育硕士1名,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提高。他们始终坚持校级干部每日碰头会制度和领导干部谈话制度、干部管理年终反思制度,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作风民主,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个体优秀、整体高效的坚强领导集体。
  学校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正确处理校长负责制和集体领导的关系,坚持“三重一大”制度,在做大的决策之前必经教代会讨论,做到决策、管理、监督民主化。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和监督措施的落实,坚持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检查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量化评估,做到奖惩分明。
  该校积极稳妥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坚持年终对领导干部的“双评”工作和中层干部的年度考核工作。培养爱岗敬业、专业化强的师资队伍
  通过学习、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师德300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公民实施细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师德规范要求,不断强化为人师表的意识,坚持以法治校。
  发挥“青年文明号”的作用,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身边典型。每位教师都结合自身实际写出一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总结,举行“三育人”师德交流会,组织专题学习和讲座,并以“我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为题搞了演讲活动。其中方琢、尹春梅、祁学东三位教师的文章被收录在《我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河东区青年教师演讲录中。通过活动广大教师在自我教育中,提高了认识和师德水平。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67人,40%以上的教师都是教育教学骨干,35岁以下的专任教师有34人,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这些年轻教师全部是大本及研究生学历或大本在学,人才结构形成梯队。学校非常重视对骨干和青年教师的使用和培养,年级队长、学科组长、学科带头人中年轻人占了绝大部分。
  学校在重视市级、区级培训的基础上,更侧重校本培训的计划与落实。通过专家专题讲座、组织学习等形式的培训,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为巩固培训成果,学校自拟命题进行了教育理论水平测试。去年在区教育局主办的教师教育理论考试中该校教师一次性全部合格。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的提高提出了挑战,为给教师专业发展搭设平台,学校加强以学科组为单位的活动形式,新老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共同进步。学校学术氛围浓厚,建设学习型学校已初露端倪。学校还创办了校刊《争鸣》,大家踊跃地投稿,发表个人见解。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德育
  德育为首,教学生做人。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认真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思想教育、法制教育、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三支队伍齐抓共管。领导班子统一认识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认真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专题研究,在充分利用课堂这个主渠道外,还开展大量的课外活动,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加强对班主任,特别是青年班主任的培训,不断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和艺术。每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学习教育理论、先进典型、交流工作情况、布置下周新的工作,便于及时了解各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动向。建立了班主任工作量化制度,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考核,同时实行考核结果与一年一度的评选先进挂钩,与晋级挂钩,与晋职挂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请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教育队伍中来,出谋划策。学校和家庭同是孩子受教育的课堂,让孩子们身体、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创新家长学校的办学方式、授课内容等,不断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该校本学年度被评为“市级家长学校”,初二三班赵蕴辉同学的家长荣获区级“十佳”家长称号。
  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①行为规范制度化。结合《中小学德育规程》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相继出台了《学生基本行为规则》、《学校常规制度》、《课间常规制度和午检要求》、《学生一日生活规范》等,在学生养成教育上下功夫。加强班风建设的督导、检查和管理。②面向全体学生。多年来,学校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办学理念。该校坚持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五最”(学习进步最大、纪律进步最大、最爱劳动、最讲礼貌和最关心班集体)的评选活动,充分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不同角度发展。如:初二·3班的赵蕴辉同学,该生虽然视力只有0.03,但在师生共同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其学习成绩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学校还培养和发挥她的文艺特长,鼓励她练习舞蹈,多次在学校和街道进行表演,她的事迹在天津、中央、安徽、浙江、上海等多个电视台播出,并在《每日新报》连续报道。③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的艺术特长,组织各种社团活动,英语口语大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史地生知识大赛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爱好,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在区第十届“校园歌声”比赛中,该校荣获集体二等奖,李兰英、董春园老师荣获优秀辅导奖;在区文艺展演中,荣获声乐集体三等奖;在区中小幼沙画大赛、“青少年科技大赛”、“全国青少年环保征文比赛”、《少年霍元甲》观后感征文比赛中均有学生获不同等级的奖项。学校艺术社团被区教育局命名为“高级艺术社团”。
  学校经常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法制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组织负责心理咨询的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该校连续多年被环保局、教育局命名为“绿色学校”。
  (二)教学为主,科研先行
  强化教学常规管理。领导干部实施听课不打招呼,课后交流研究原则,从而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辅导的管理。加强对教案的检查,要求教案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严把教学检测关,针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反馈和调整。进一步强化优势学科,调整提高薄弱学科。充分发挥学科组长、备课组长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校本教研。抓好中考复习工作,使复习更具指导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狠抓学籍管理工作,坚决把住流失关,不排挤学困生。严格执行教学反馈评价制度,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及时改正或调整。认真落实《课程计划》,向45分钟要质量,在课堂上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以科研促教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各类培训。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体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协调统一,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注重教学反思。该校陈兴刚、邢恩婷和石洁老师撰写的文章被收录到《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河东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反思集。2004年刘红老师在河东区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比中获区三等奖,窦迪老师面向全区作区级观摩课。2005年在河东区中小幼美术教师基本功比赛中侯文锦老师获全能二等奖,在首届河东区中小学教师优秀教案评比中窦迪老师获一等奖,方琢、张宏伟和侯文锦老师分获三等奖。
  本学期七年级走入新课程,组织全体七年级教师观看新课程课堂教学实录,由学科带头人翟丹老师为全体七年级教师作教学引路课。窦迪老师在全区作新课程教学展示课,在全市七年级教学活动中进行说课。
  为给大家提供更好的互相学习提高的机会,该校开展“二号桥中学教学节”活动,全校教师共作课70节,利用《河东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表》对每节课都进行听课、评课,使每位作课的老师领会新课改精神,实践新课改的进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学节”活动,任课教师人人参与,推动教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组织各学科教师不断挖掘教材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目前,生物课已使用校本课程,孙士芬老师已经研究编制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劳技课教材并正在使用。
  毕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毕业班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学校连续17年取得教育教学优秀,2004、2005两年度,学校中考成绩连续获得区普通校第一的好成绩。2005年毕业班工作完成情况:巩固率100%、毕业率100%,高中阶段普及率100%,优秀率35.06%。其中,600分以上2人,最高607分;580分以上8人;512分以上54人;500分以上66人。在去年毕业班工作综合评价中,该校在全区所有各类学校中名列第二。
  学校以国家“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的研究为龙头,通过数学、生物学科进行《初中理科教育资源库建设》的课题研究,带动了其他学科的教科研工作。近两年教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4年在河东区第十届教育学术年会中,有10名教师的论文分获二、三等奖;2004年窦迪老师制作的《我爱我家环保网页》获天津市首届中小学学科网页优秀奖;2005年在天津市第六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有9名教师的论文获市级三等奖;2005年王国顺老师承担的区级课题,科研成果被评为区级A级;2005年窦迪老师被评为河东区基础教育教改积极分子。
  体卫工作中学校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学校体卫工作条例》,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大力开展学生的群体活动。每年召开校级田径运动会,积极参加区运动会,并开展多种多样的小型体育比赛:如“三跳”比赛、毽球比赛、躲避球比赛等。2004年在区躲避球比赛中获团体第三名,2005年在区毽球比赛中获第二名,在区秋季运动会中获普通校第四名,在区小型多样比赛中获区团体第二名。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室照明达标,饮用水符合卫生标准,有严格的安全责任制度。学校建立了一丝不苟的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落实到班,落实到人,坚持每天报告,记录在案,及时向上级报告,近年来,学校从未发生过重大役情。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当前,教育已引起各级政府乃至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这必将引起教育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相信二号桥中学这所优秀的国办校一定能乘着教改的强劲东风,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乘胜前进,为河东教育的和谐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概况
  二号桥中学位于河东区二号桥地毯路14号,占地17061平方米,建筑面积5113平方米。距津塘公路和津滨轻轨数百米,交通便利,动中取静;比邻帅超科技园,与核工业部直属605研究所、电汽传动研究所相望,读书求知气氛浓郁;二号桥街派出所近在咫尺,安全无忧。
  校园布局合理,校舍整修如新,理、化、生实验室功能齐全,能满足初中阶段全部学生实验。语音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厅齐备;去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天津市教育局“双高普九”验收。集田径、球类为一体的多功能塑胶运动场正处在紧张施工之中,新学期即可投入使用。
  学校在册教职工104人,其中28名高级教师,45岁以下青年教师全部具有本科学历,教育硕士研究生1名,研究生在学1名,研究生学历班毕业14名。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现代化的教学软件,为实施小班教育提供了保障。计划新初一每班不超过30人,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也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培养。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走依法治教,以德律教,科研兴教的道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重点,以规范办学、科学管理为保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办学思路和理念。在各级领导支持与帮助下,以“双高普九”为契机,加强了学校硬件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整合教师队伍,使学校稳步前进。
  学校始终遵循“办学生热爱、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学校”的原则,主要抓住了一条主线:贯彻新课改精神,全力推进素质教育,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重点,以规范办学、科学管理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多功能教室化学实验室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美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