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相伴一生的欢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455
颗粒名称:
相伴一生的欢歌
分类号:
G623.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书是伴随一生的朋友,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能带来心灵的温馨和惬意。在读书过程中,能知晓社会风云,感触观念转变,吸吮知识甘露,领悟人生真谛。同时,读书也能启发思路,开拓视野,促使自己不断进步。书不仅是教益的来源,也是拥有无欲则刚的平和与荣辱不惊的品格的途径。
关键词:
书
阅读
写作能力
内容
人们常爱用这样的语句来形容书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如“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人类的朋友,是成长的阶梯”等。而我在漫长的职业生涯和生活经历中则由衷地体味到,书是相伴一生的欢歌。
记得从孩童时代起,有两本书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一本是前苏联的《卓娅和舒拉》,一本是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书中的主人公为了革命事业英勇不屈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和感染了我。小学快毕业时,我来到一位同学家中,发现他的家里摆着许多书,同学的妈妈看我眼睛始终不离书柜,就笑眯眯地让我随便挑选,看后再换。一个暑假过去了,我先后看完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小城春秋》、《红岩》等长篇小说,使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以高分被名校录取。
进入中学后,校内的图书馆仿佛产生了磁石一般的吸引力,课余时间我成了频频光顾这里的读者。尤其是当时外边不多见的一些翻译小说让我眼界大开,诸如日本的《七三一细菌部队》,深刻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用细菌残害中国人民的罪行;前苏联的《复活》,采用现实批判主义的手法剖析了人性善与恶的变化轨迹。即使自己随着浩浩荡荡的知青大军到农村插队接受再教育,在那种十分艰苦的环境里,油灯下伴着缕缕油烟依然如醉如痴地看着柳青的《创业史》和梁斌的《红旗谱》,是书中的梁生宝和朱老忠陪着我度过了那段不寻常的岁月。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后,也和同龄人一样经历了建立家庭、抚育孩子、工作变动和竞争压力等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但每天读报看书的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此时更多的是看钱钟书的《人兽鬼》、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以及《菜根谭》之类的书籍,时时给自己以告诫和警醒。因而,虽然人到中年如同太阳过了中午,可少了浮燥和好胜,多了冷静与思索。
在多年看书的过程中,与书达成了一种心灵默契,总有眼前顿时一亮,心灵之窗即开之感,更像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徐徐吹入心扉,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温馨与惬意。通过书这个载体,知晓社会风云,感触观念转变,吸吮知识甘露,领悟人生真谛。每每看一次书,如同上一次课,无言的老师启迪你泾渭分明,是非辨清,在前行路上留下清晰的脚印。
不仅如此,在读书品书理解精髓的同时,还启发了思路,开拓了视野,经常使自己处于有感而发的状态。于是,一边坚持看书,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写作,笔耕不辍,并在书稿来往中神交了一批心地坦诚真情待人的编辑朋友。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不时有小文在报刊上发表,有些作品还被收入各类书籍,自己也从读者变成了作者。倘若闲暇时翻翻看看,再对照他人的作品学习反思,马上有了新的寄托与憧憬,从内心深处生发出一种愉悦,掂出了中年人生的分量。
是的,书这位不会说话的朋友在给人教益,催人奋进的同时,还悄悄地告诉我怎样拥有无欲则刚的平和与荣辱不惊的品格;如何寻觅朴实无华的生活和相伴一生的欢歌。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民
责任者
吴运铎
相关人物
钱钟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