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以德养心 纳福永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3282
颗粒名称:
以德养心 纳福永年
分类号:
K892.2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福字的意义、春节贴福字的传统民俗、五福临门的概念以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认为,福是幸福、满足和善的象征,人们应该追求身心健康,以道德修养为基石,避免心理失衡和心理负担过重。同时,文章也提到了西方哲理中关于德性的概念和拉罗什富科关于命运的论述。
关键词:
福字
意义
民俗
内容
春节来临,万民祝福。
福,是个吉祥的字眼儿,表述“幸福”或是“福气”。典籍中对“福”阐述甚多,如裕也、休也、善也、盈也、祥也,喻意无非是“长命富贵”、“吉祥如意”等。到底什么是福?清代学者石成金撰《福箴》称:“快乐是福,健康是福,饱暖是福,安居是福,吃亏是福,团聚是福,平安是福。”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来看,福的内涵,众说不一,因人而异。有一点可以肯定:人活着是为了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多一些满足和善,少一点灾祸遗憾。岁月中美好的体现,大概就是“福”吧。
古时过年“赐福”,史传源于清代,上自皇帝下至百姓,每值嘉平元旦,都要讨吉利“赐福”。正月初一,皇帝由钦天监选定出行吉时,先到阐福寺拈香礼佛,再去建福宫开笔书丹,最后到乾清宫西暖阁,召赐近友王公,内廷供奉,赐“福”。得福字者,谢恩捧出,引为荣耀。后来,流传到了民间,每逢春节,用大红纸,书写福字,张贴庭院、客室,如是赐福。故而至今,仍然保留春节贴福字、挂春联的传统民俗。
春联中还有“五福临门”佳句。“五福”一词,出于《书经》中的《洪范》,“五福”的第一福是指“长寿”,第二福是指“富贵”,第三福是指“康宁”,第四福是指“好德”,第五福是指“善终”。古书还说:“长寿,是命不夭折且寿命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且宽厚坦然;善终,是无病无灾且安祥离世。”于是,人们祝福也就是隐喻着对健康的祈盼了。每逢新春,与其说祝福吉祥,还莫若祝福健康,因为只有身心康宁才可享受吉祥。
然而,世人一般都是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烦恼。“祸兮福所至,福兮祸所依”,人在某些地方有所长,必然在另些地方有短处。当初有难,现在得福;在那儿受罪,在这里享福;这都属于正常。“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苦乐人生,否极泰来;涉世处事,适度为宜。这是人生理想的寄托和精神的支柱,也是忧患意识的表征,更体现了价值观的内涵。
古人讲:“德以养心”。用现代理念阐释,尊崇道德也是衡量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尺度。广言之,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一个人的事业能否有成,社交能否友善,生活能否愉快,家庭能否和睦,身心能否健康。人,放纵自己,就会导致言行失衡,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就更难于把握、洞察、克己和规范。有的人明知自己的言行是在违规犯罪,却依然一意孤行以身试法;也有人实际较长时间重病在身,但始终毫不介意直至垂危。所以.“德以养心”才得到肯定和赞颂,并被奉为神圣的训诫了。
人生经历,社会交往,总会有一些不堪回首的事件,越是想忘掉它,越是记忆犹新。况且人的一日生活,总是处于纷纭复杂的心理变化中,但不一定就会形成病态,也无需就医心理治疗。每一天都可运用尊崇道德的思想方法,来对照自身言行,明辨是非,认清得失,肯定正确,修改谬误,也许有益于辅助治疗许多身心疾病。
人活着,唯有心理健康才能言行统一,个人融入群体,处事放眼久远。心理变化既能致病,也能治病。现代时兴“心理咨询”,其实,这门学科的兴旺崛起,还不是基于人的弱点,如能严于尊崇道德,心理异常完全可以自行调适。倘使对自己肆意放纵,就会导致心理变异,恐怕请教再高明的心理医生也无济于事。人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思想道德建设,更深层的精神文明内涵。心理咨询虽然不做道德评价,但却以道德为准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健康状况是遵守道德准则的先决条件。孔子思想中“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正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和发扬的。记得“央视论坛”某个节目中,一位学者在谈到我国道德建设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出,“其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所谓的竞争实际上就是道德水准的竞争。看来道德建设已经触及到了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实质性问题。”初听起来,似乎言重;细看周围,确被言中。这就不能不让人们反思:《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所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何等的重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需要以德治国。
纳福永年,身心健康,须以道德修养为基石。我们处在商品经济社会,不能让永无止境的物质追求扰乱身心安宁。老子《道德经》告诫:“道生之,德畜之,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就是说,道产生万物,德抚育万物,所以万物无不尊道而贵德。个人与社会力求和谐,意识和行为务求统一。正确对待个人得失、成败,避免心理失衡,减轻心理负担。
西方哲理认为,人们所谓的德性,常常是某些行为和各种利益的集合。法国有句民谚“人要承受好运,须有多的德性”,这与国人说的“善有善报”其实是同一个意思。法国哲学家拉罗什富科还讲过:“人的命运会显出道德的优劣,就像光线能映出物质的好坏一样。”
我们处在信息时代,社会云集众多是非。每日面对大量纷纭复杂的全新事物,不必紧张,勿需焦躁,保持宁静,克服茫然;学会吸收现代科学信息的方法,锤炼应变能力。人在生命的各个时期,都需要面对全新的事物。而且,处在每一个时期,不管年龄有多大,我们还应正视自己对许多事物,确实缺少经验,需要重新认识。唯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融入社会,开创生活的和谐天地。这一切还须从“以德养心”做起。
《陆九渊集》说:“愚人不能迁善远罪,但贪求富贵,却祈神佛以求福,不知神佛在何处,何缘得福以与不善之人也?”可见祈福还需多做善事,倘使作恶,只能得祸。新春祝福,是民俗,是民心,是与人为善的超然升华,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祝愿:喜迎新春,年味浓郁,和气神州,福满大地。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汪宝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