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善待自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2635
颗粒名称:
善待自己
分类号:
I267
摘要:
《善待自己》是刘宝民所作的一篇散文。
关键词:
文学
作品
刘宝民
内容
近日接连读了几篇文章,文中如叙家常般地娓娓道来,从若干角度用极普通的语言告诉你“健康胜黄金”、“坎坷亦是福”的道理,让吾辈这些生活在尘世之中的人,阅后似饮一股清泉,滴滴渗入苦涩的心扉;像拂一阵晨风,轻轻揩去思绪的浮尘。的确,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与艰辛后,此刻才悟出了善待自己的心声。
说到善待自己,首先要为个人准确定位,既不盲目攀比,好高骛远;又不妄自菲薄,自甘沉沦。笔者认识一文友,已年近花甲,从小就出类拔萃,本应进入重点高校深造,可偏赶上十年动乱到农村插队,错过了宝贵的机会。后来回城参加工作,依然凭天赋加勤奋脱颖而出,赢得一片喝彩声。可好景不长,单位因机构改革解散,刚看到的一丝光明又得从零开始。于是,已是中年的他调到新单位继续默默地干了近10年,同样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苦于专业资历不深,加上人际关系及学历、年龄等问题所困扰,在职称、职务方面总是差半拍,很长时间陷入苦闷中,周围老同事都为他惋惜着急。可经过一段阵痛后,他重新确定人生坐标,工作中仍然高效出色,获得了多项奖励;还充分发挥特长,业余时间发表了不少文章,成为报刊的专栏作者,引起众多读者的关注和称许,用他的话说是社会认可了我。每当有一篇文章发表,心里就产生一股温馨与惬意。他用行动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不再落入追求表象和形式的怪圈,可谓给自己定准了位。
善待自己,还有个观念面子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常与进取机遇擦肩而过的朋友,往往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心态慢慢趋于平和,逐渐懂得了要淡泊名利,保持一颗平常心。可社会像个万花筒,你不可能超凡脱俗地活着。有时遇到校友聚会、亲朋相见、老友重逢等,问及诸如工作、待遇、住房、级别等问题,当看到不少能力、学识、业绩均不如你的对方如今的处境明显优于你时,怅惘、懊丧充斥心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不是滋味儿。这样心情好一段,坏一段,反反复复,周而复始,等于在焦灼、愤懑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何来健康与快乐呢?倘若把这种情绪扩大开来,会不自觉地伤害到朋友及家人,弄得大家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之所以产生上述现象,说到底,是隐藏在思想深处以官位论成败的观念作祟。不妨静下心来反思,人生在世不过七十余年,有效工作时间仅三十多年,即使有个职务任期至多不过十年八年,甚至更短,与人的一生相比不过七分之一,因而大可不必死钻牛角尖,导致心态失衡,身心交瘁。相反,踏踏实实的工作,和和美美地生活,利用闲暇时光培养点业余爱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笑对人生,摆脱争名夺利的缠绕,即便碰到困难羁绊照样也能轻舟飞跃万重山。
善待自己,同样要善待环境。有时你嘴上说不与别人攀比争高下,心里恐怕还是难于割舍,除非你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但比较要适度,硬拿自身的长处和别人的不足去比,肯定跌进误区。如果明智豁达些,拿目前的生活环境、条件待遇、住房收入等与自己的过去比一比,和父辈们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境况比一比,再拿孩子们现在的学习生活状况、未来理想前途与自己童年时比一比,那喧嚣、浮躁的心会在顷刻间变得温和平静,甚至情不自禁地发笑说:“何必自寻烦恼呢”。正是解铃还须系铃人,一旦比的对象、内容变了,内心的天空也会从乌云遍布变成碧空万里。
退一步讲,人生好似大海里航行的一条船。有时可能一帆风顺,风平浪静;有时可能遇到险滩暗礁,漩涡逆流,但只要付出真诚的努力,矢志不渝,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反过来,整天慨叹生不逢时,把痛苦写在脸上,实际上是折磨自己,消耗生命。不妨套用一句流行用语,善待自己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你的心中永远有一个艳阳天。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宝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