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区图书馆
河东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河东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19岁 名传千古的英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今日河东》
报纸
唯一号:
020720020230012542
颗粒名称:
19岁 名传千古的英雄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作者对隆化董存瑞烈士陵园的参观和感受。董存瑞是一位英勇的烈士,19岁时舍身炸碉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陵园庄严肃穆,朱德元帅的题词和高高的纪念碑彰显着烈士的英名和崇高精神。参观者在留言簿上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和追思,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年幼的孩子留下的真诚的爱的留言。文章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在董存瑞烈士陵园中接受人生的洗礼,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
关键词:
当代
散文
路超英
内容
仲夏,我们踏上隆化的土地,去追寻烈士足迹,感受昔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气概。董存瑞烈士陵园坐落在河北省隆化县城西北的苔山脚下,位于伊逊河东岸。陵园大门横额上是萧克将军题写的园名“董存瑞烈士陵园”,粉红色花岗岩的纪念碑正面镌刻着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元帅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使掩映在松柏苍翠间的董存瑞烈士陵园更显庄严、秀美。
我们这一代人认识英雄董存瑞,是在小学课本《董存瑞的故事》中。从我走进陵园的那一刻起,便努力地把沉淀在脑海中的记忆和陵园中的塑像做着比较和对接。“1948年5月25日下午3时半,在解放隆化战斗中,为了给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董存瑞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解说员的介绍又一次深深震撼了我。此刻,他的样貌已不重要,占据我心灵的是烈士19岁的年龄。在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里,19岁,还是孩子……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将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19年的光阴,如金似玉的年华;19岁的英雄,献出了青春和生命;19岁的烈士,永垂不朽的楷模!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出一个大大的“人”字,一个顶天立地不朽的“人”字,也铸就了千古流芳的英名——一个为国勇于舍生取义的人,一个牺牲自己、幸福千万人的人……
碑廊上留下了朱德、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和知名人士的题词:“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舍身为国人之楷模”、“英名千古浩气长存”、“生播华夏名垂千古”等等。高高的碧草簇拥着烈士墓,十分庄严肃穆。虽然董存瑞烈士的身躯已化作春泥回落在中华大地上,但后人仍将裹着红绸的楠木放在烈士墓中,以代替烈士遗骨,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雁过留声,想在未来留下自己名字的人也很多。然而,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弄虚作假的人,只能像划过天空的流星一般,耀眼一时。而只有高尚的人,舍己为国的人,他们的名字才会被历史所铭记,被后代所景仰。
在董存瑞纪念馆中,一本参观留言簿引起了我的注意,那里面一行行真诚的留言令每一个人感动——
高中生们真诚地写道:“勇敢的董存瑞,我崇拜你,新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下更加富强!”“英雄,我的偶像!我们想成为现代的董存瑞。”……
有长者参观后,激动得写下“惊雷一声犹萦绕,浩气常存励世人”。
而更多的隆化人则用“没有你,就没有隆化人的今天,我们永远怀念你——董存瑞”来表达他们对烈士的无限追思。
“我爱你!5岁刘珊珊”——这个留言吸引了我的目光,在众多留言里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在当今“爱”被人们滥用的年代里,这个童言无忌的“爱”显得那么珍贵。多少年前,我们都曾读过魏巍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它那时便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赢得了亿万群众的强烈共鸣,曾激励一代人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现在,很多青少年在参观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后,表达着发自内心的赞叹——董存瑞是最可爱的人,是做人的楷模,是人生的丰碑,这里更是人们接受精神洗礼的课堂。
在偶像泛滥、每天涌出大量追星族的今天,众多青少年却把董存瑞列为真正的偶像,并由衷的发出“我崇拜你”的感叹,使我们在获得安慰的同时更看到了明天的希望,这也是董存瑞烈士陵园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意义所在。
但愿更多的人能在此获益,接受人生最神圣的洗礼。
知识出处
《今日河东》
今日河东紧紧围绕河东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和成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百姓需要的工作生活知识,全面、及时、通俗地体现在报纸上,以满足读者对时政信息和生活资讯的多种需求。
阅读
相关人物
路超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河东区
相关地名